第11章 技术大神?(1/2)
沙县小吃“庆功宴”的烟火气(主要是蒸饺的肉香和劣质醋味)还未完全散去,林琛的脑子已经高速运转到了下一环。剧本(剽窃版)在手,启动资金(忽悠版)到帐,接下来,就是拉人入伙,组建他的草台班子!
导演?他自己当仁不让(虽然目前只导过学生作业)。
製片?陈浩光荣上任(虽然主要职责是掏钱和幻想海报署名)。
演员?那是后话,得拿著本子去忽悠。
现在最缺的,是一个能把他的“爆款蓝图”变成具体画面的关键人物——摄影师!一个技术过硬、吃苦耐劳、最重要的是——便宜(最好是免费劳动力)的摄影师!
电影学院的摄影系,藏龙臥虎,也藏污纳垢(指各种性格奇葩的技术宅)。林琛脑子里瞬间锁定了一个名字:赵哲!
赵哲,摄影系大三学长,比林琛高一届。此人堪称电影学院技术宅中的活化石,行走的摄影器材百科全书。
他能在三分钟內拆装一台arri胶片机(虽然他可能这辈子都没摸过真的),能用学校那台老掉牙的松下dv拍出接近电影感的画面,还能把adobe premiere pro(当时还是6.5版本)玩出来。
技术能力毋庸置疑,系里老师提起他都得竖大拇指。
但!此人有一个致命的“特点”——重度社恐!
传说中,赵哲与人交流的极限是三个回合:
回合一:对方提问。(赵哲低头看脚尖,声音细如蚊蚋:“嗯…”)
回合二:对方追问。(赵哲额头冒汗,眼神飘忽:“啊…这个…”)
回合三:对方再问。(赵哲脸色发白,转身就跑,速度堪比博尔特!)
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不是在图书馆啃厚厚的摄影理论原著(英文版),就是泡在系里那个堆满废弃设备、散发著机油和灰尘味的小器材库里捣鼓他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有个外號,叫“库房幽灵”。
“就他了!”林琛一拍大腿,眼中闪烁著“捡到宝”的光芒。技术顶尖、便宜(估计给口吃的就能干活)、还不会跟他抢话语权(因为根本不会说话)!简直是天选打工人!
“浩哥!”林琛立刻给刚被他用“加鸡腿蒸饺”安抚好的陈浩打电话,“走!陪我去『请』一尊大神!”
“大神?谁啊?比你还神?”陈浩在电话那头打了个饱嗝,显然对沙县小吃很满意。
“摄影大神!咱们工作室未来的技术支柱!能不能把咱们的『石头』拍出来,就看他了!”林琛语气篤定。
半小时后,电影学院主楼后面,一个比林琛住的出租屋巷子更偏僻的角落。这里矗立著一栋灰扑扑、只有两层高、爬满藤蔓的老旧红砖小楼。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影视器材歷史博物馆”——摄影系废弃器材库。空气里常年飘荡著一股混合了铁锈、机油、霉味和陈年胶片的独特气息。
推开那扇沉重、吱呀作响、仿佛隨时会掉下来的木门,昏暗的光线混合著漂浮的灰尘颗粒,营造出一种考古现场的氛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