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卡斯特尔会战(1/2)
十万人规模的军队会战,是个什么概念呢?
前世看各种影视资料的时候,克莱门特並没有什么感觉,那些影视资料中,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录进去。
哪怕作为接近十万大军的统帅,克莱门特对於十万人军队作战之前也没啥概念,他手下的军队也没全部呆在一个地方,一个接一个的等著他来检阅。
但现在,在卡斯特尔这个地方,克莱门特知道了十万人级別的会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原来,战场宽度需要几公里。
原来你自己的指挥命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传递到第一线作战的军队手中。
原来,你自己也看不清你的军队到底是个什么战况。
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拿著望远镜看整个战场態势的克莱门特,心中感慨万千。
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说千军易得一將难求了,这种规模的作战指挥,真的是需要天赋的。
而他克莱门特,显然很缺乏这种天赋。
不过好在,他身旁有人协助,他手下的军官们也经验丰富,而他的军队数量和战斗力,也远比敌人更多。
事实上克莱门特的判断没有任何问题,当他下令西班牙军队停止对土鲁斯的进攻开始后撤时,法国土鲁斯军团也立刻做出了反应。
不过,土鲁斯军团指挥官卡尔诺还是足够谨慎的,后撤距离不远之时,对方也只是派出了小股部队尾隨骚扰和侦查,主力依旧留在土鲁斯城中。
直到,西班牙军队一路向东撤退,眼瞅著真的放弃进攻之时,卡尔诺终於做出了反应,法军主力才跟著西班牙军队屁股后面前进。
至於现在的战场卡斯特尔选择,则基本上是双方军队共同选择的结果。
此地距离土鲁斯已经差不多六十公里,按照现在军队保持战斗力的行军速度,差不多需要费三天时间。
要知道,土鲁斯周边大量区域,是处於西班牙的控制之下的,土鲁斯军团,也不敢再继续深入敌境了,这意味著他们会有陷入包围补给被切断的风险。
土鲁斯军团,可没有足够的兵力保证来维护补给线路,但凡他们有足够的兵力,也不可能一直龟缩在土鲁斯城中等待西班牙的进攻了。
无论愿不愿意,卡尔诺接到的命令是牵制西班牙军队主力,如果不和西班牙军队进行一场大战,西班牙主力去支援其他地方,和土伦联军匯合,那卡尔诺也是要担责的。
至於西班牙方面,本来就是诱敌深入,但再往后撤寻找战场,对方肯定就不愿意了,说不定弄巧成拙。
敌人牵制西班牙军队的办法,也不止尾隨,敌人换个方向进攻,克莱门特也是要回防的。
因此,卡斯特尔就成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战场。
此战,卡尔诺的土鲁斯军团在四万人左右,西班牙和葡萄牙联军的数量,则为五万八千余人。
可以说,这一场十万人的会战,基本上没有水分。
双方首日的会战,其实是以试探为主,都非常谨慎,並没有太多的战果,各自留下千余人的伤亡之后就结束了会战首日的战斗。
在克莱门特特意嘱咐西班牙军队收手的情况下,西班牙军队表现出的战斗力,让卡尔诺觉得有了战胜西班牙军队的希望。
按照他的估计,这场会战,即便不能取胜,起码也能保证个两败俱伤,足以让西班牙军队短时间內无法支援其他战场,完成牵制西班牙的战略目標。
然而第二天,当双方接著开打的时候,在炮击环节结束,双方仅仅作战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后,法国军队就已经显现出了颓势,让卡尔诺大吃一惊。
在首日的排兵布阵中,卡尔诺將法军中的新兵和民兵武装都布置到了左翼,以应对联军右翼方面实力较弱的葡萄牙军队。
首日的战斗中,双方也算是有来有回,菜鸡互啄。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天,葡萄牙军队就这么生猛,硬生生的要將法军的左翼打崩溃了。
不是,一个晚上的时间,葡萄牙人难道受了上帝神启进化了吗?
其实,这並不是葡萄牙军队进化了,而是克莱门特的计策。
首日的战斗试探中,克莱门特自然也注意到了法军左翼的战斗力偏弱,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但他也知道,如果第二天直接更改排兵布阵,用精锐西班牙士兵去对付敌人左翼,那敌人指挥官只要不是傻子,肯定也会做出应对。
於是,克莱门特趁著夜晚,让自己的禁卫军,和葡萄牙军队更换了服装和旗帜,只留下少量的葡萄牙士兵在前排,用来迷惑敌人指挥官。
对於这个计策,克莱门特其实並没有太多的把握,毕竟虽说半岛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长得都差不多,但两支军队的士兵精神面貌还是有著很多的区別。
禁卫军作为西班牙堪比第一军的精锐部队,无论兵员素质、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水平,都远超葡萄牙军队一大截,很容易被看出端倪。
但不知道这个时代射击的硝烟太大,让对方的军官们没有发现,亦或者是对方根本没想到这一点,总之克莱门特这一招並不高明的瞒天过海竟然取得了成功。
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容易想像了,禁卫军士兵和法军新兵双方之间的射击精准度,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对射的结果嘛,自然就是法军一方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身边战友不断倒地的刺激下,法军左翼新兵军团自然而然的士气就出现了下滑,阵型也开始不稳了起来,眼瞅著就要崩溃。
卡尔诺此时自然也注意到了左翼的问题,不由得大骂出声:
“该死的,对面右翼的绝对不是葡萄牙军队,该死的,左翼的马洛应该被送上绞刑架,怎么没有做出调整?
不行,左翼不能崩溃,让旺代团支援左翼。”
旺代团,自然就是卡尔诺手中的预备队之一。
大规模的会战,双方肯定不可能將所有军队都压上去,即便战场宽阔,那也不现实。
此时卡尔诺,眼见左翼有崩溃的趋势,及时做出了调整。
而被卡尔诺痛骂的马洛准將,作为法国革命军左翼的指挥官,那也是有苦难言。
事实上,在双方对射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了敌人的命中率有些不太对劲,命中率有点过高了。
於是,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向身后的炮兵指挥官要求支援,让炮火多覆盖左翼,进行掩护。
炮兵指挥官维克多上尉,在收到左翼马洛准將的消息时,也第一时间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