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蹴踘定国事(1/2)
看著站出来穿著太师袍的蔡京,黄歇顿时瞭然,暗道这大宋朝廷上也不完全是无用之人。
蔡京能够几度坐上宰相之位,官至太师,自然不是蠢人,起码不是高俅这种市井混混出身能比。
黄歇胸有成竹道:“想必你就是当朝蔡太师吧,那不知道蔡太师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做远水救不了近火。”
蔡京闻言老脸一抽,下意识看了看皇上。
现在赵佶全把希望放在了蔡京身上,看见那问询的眼神,他轻点了点头,表示由你全权处理。
看见皇上点头,蔡京底气也足了不少,朝黄歇道:“春申君恐怕也小看了我大宋吧!我大名府固若金汤,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哪怕被围困也能坚持数月。”
“数个月的时间,足够让我大宋与秦国完成结盟!”
“况且你楚国大军孤军深入,就不怕被我大宋反包围吗?”
这个时候大宋境內宋江、方腊、田虎都还没起事,大宋不用忙於派兵镇压叛乱,可谓是人马充足。
只是,大名府能不能坚守数个月,蔡京还真不敢保证。
为了自身安全和利益著想,他心中还是倾向於议和,他实在是对梁中书不放心。
於是,他语气放鬆了些,“我们何不议和呢?也能免於一场兵灾,让大宋与楚国重修於好。”
此话一出,童贯等武臣露出不忿之色。
別看童贯是太监,但他是实打实的武將,也是为数不多能打胜仗的人。
但皇上没有出声,显然是已经默认了蔡京的说法。
对於有钱的大宋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就拿澶渊之盟来说,那点岁银都不一定比蔡京的生辰纲多,但却换来了边境安寧,在大宋看来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
看见蔡京主动鬆口,春申君黄歇心中一笑,对方正按自己的步调一点点往坑里走。
他故作悲天悯人道:“其实我也不愿看到生灵涂炭之景,只是兵锋一开,在没有得到一个说法前,那些袍泽又岂能善罢甘休?”
“若是大宋愿意与我楚国结为兄弟之国,每年送给我楚国岁幣银一千万两、绢五十万匹、粮食十万担,我楚国军队可以退出大宋,永不侵扰。”
听到岁幣银一千万两、绢五十万匹、粮食十万担,赵佶也不由得眉头皱起。
每年拿出一千万两,哪怕是以大宋的財力也有些吃不消,更不要说还有绢五十万匹、粮食十万担。
加起来,这条件太苛刻了!
要是签下这个条约,他百年之后哪里有脸去见祖宗?
蔡京看见皇上眉头紧锁,立刻明白了意思,摇头拒绝道:“这种条件毫无诚意,春申君难不成真想让两国陷於兵锋之中吗?”
黄歇知道想让大宋君臣答应这个条件,单靠这种程度的恐嚇是不可能的,除非项燕真的能打下大名府。
但他明白这很难,哪怕守城的是一头猪,只要他坚守不出,项燕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得数月之功。
所以他早有准备,提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计划,“我常常听闻大宋之人皆勇武善战,因此才能得以在四战之地安身立国,而且境內更是盛行蹴踘之风。”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用比赛蹴踘的方式来决定?”
“如果大宋胜了,岁幣银可以减少至一百万两、绢十万匹、粮食一万担。”
“如何?”
这次不用蔡京出声,喜欢踢蹴踘的赵佶直接就拍板了,“好!一言为定!”
和他们踢蹴踘,这和白送有什么区別?
已经摸清楚大宋皇上喜好的黄歇,见状微微一笑,果然不出他所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