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兵败如山倒,残存亦陌路(2/2)

等他离开了,那飞来的箭矢,才到哨楼上。

这个时候一旁的副將问那位將领说道:“將军,我们派人追吗?”

那將领看著满地的残尸,心中也是不由得大为惊骇。他回答道:“不必了,他出了营门跃入林中,咱们想追也追不上了。马上把这件事快马稟告给四王爷,还要特意记下『杨改之』这个名字。”

“是!”那副將连忙回营准备將这件事上报。

那將领环顾一下尚未熄灭的营中大火,又看了看满地的残尸,嘆息一声说道:“和这样的人做对手真是太可怕了。”

杨过落地之后,望著身后的火光,得意的笑了笑。

他思虑了一下现在的处境。这次弄了这么多钱,还有不少珠宝。钱倒是没什么,但是珠宝带著就不太方便了。他感觉还是先回襄阳“销赃”比较好。之后再去少林也不迟。

况且他腰上还有一颗脑袋,正好拿到襄阳去,给守城的宋军提振一下士气。

於是杨过收起两面旌旗,便立即往襄阳的方向奔去。

经过大半夜的奔波,杨过也终於在丑时上下来到了襄阳城外。他在汉水河边简单的清洗了一下身上和兵器上的血跡,然后扔掉了沾满鲜血的外衣,换上了一身新衣。

他从城外的农家院內,找来了一条绳子,外带一只鸡。

当然了,杨过不白拿,他也放了二十两银子在老乡的门口。並且还特意敲门提醒了他们一下。

那老夫妻见到这么大的银子,都以为是財神爷显灵了。当即四处叩拜,谢过財神爷散財。

杨过来到一处僻静之处,將那只鸡杀掉。用鸡血当“墨”,在两面旌旗上面写上了两行字“韃子伯顏綬首”另外一面旗上写著“桃岛郭靖留”。

这次杨过写“郭靖”的名字。出於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当然是把这个功劳揽下来。毕竟自己忙活大半宿,若是不明不白的把这敌首交上去,只怕这功劳会被宋军的高层冒领。

毕竟这帮人连杀良冒功都干得出来,这种无主的大功,自然更得贪下了。而自己又是个无名小卒。只能找个名头大的撑场面,才能把这功劳完全占住。

而第二个目的就简单了,他就是想单纯的拍郭靖的马屁。王重阳留在古墓的九阴真经並不完全。而如今天下知道完整九阴的就三个人。老顽童行踪飘忽自己找不到,黄蓉对自己又很有戒心。所以只能在郭伯伯的身上下功夫了。而让郭靖高兴的办法就一个,那就是“为天下大义建功”。有了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功劳在,相信以后自己跟他要完整的九阴真经,就是一句话的事了。

將旌旗写好后,他將伯顏的脑袋,还有他那块金牌,尽数用绳子绑好,然后將绳子绑在一根木棍上。

他以匕首借力跃上了襄阳城墙,將那木棍子往城墙上的垛堞(城墙上的凹凸观察口)上一卡,那蒙古韃子的脑袋,便掛在了城墙上。

杨过如法炮製,也將两面写好字的蒙军旌旗也掛了上去。

办完这一切后,杨过也是奔向城中的客栈投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