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產业园起锚破风浪 海外香远续新篇(2/2)

当天晚上,陈阳就在电商服务站的直播间里开播了。镜头前,李大嫂穿著印著荷的围裙,手里拿著莲子益生菌,对著镜头介绍:“家人们,这是咱们清溪村自己种的莲子做的益生菌,没有添加剂,老人小孩都能吃。”直播间里的观眾纷纷留言:“看著不错,先买两包试试。”“能和荷香酥一起买吗?想凑个礼盒。”

短短两个小时,莲子益生菌就卖出了三百多包,还有不少观眾下单了荷香酥、莲子乾的组合礼盒。陈阳看著后台的订单数据,笑著说:“苏姐,咱们的直播带货越来越火了,以后可以每天都播,把村里的非遗產品都推出去。”

九月初,產业园的主体建筑终於封顶了。封顶那天,村委会在工地旁摆了十桌宴席,邀请村民们和施工队一起吃饭。许朗拿著酒杯,站在刚封顶的楼顶,对著下面的村民们喊道:“再过三个月,咱们的產业园就能投產了!到时候,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咱们的非遗產品就能通过这里,卖到全国各地,卖到全世界!”

村民们纷纷举起酒杯,欢呼声、笑声在荷塘上空迴荡。周师傅看著楼顶的“清溪村非遗电商產业园”的牌子,眼眶有点红:“想当年,咱们的竹编只能在村里卖,现在好了,有了產业园,咱们的手艺能走得更远了。”王婶拍了拍他的肩膀:“不仅手艺能走得远,咱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十月的秋风带来了凉意,產业园的內部装修开始了。苏晚忙著联繫设备厂家,订购电商分拣机、包装流水线;许朗则去了省里,和几家大型物流企业谈合作,確保產业园投產后,產品能及时发往全国各地。这天,许朗从省里回来,刚到村委会,就看见李教授带著几个学生在等他。

“许书记,告诉你个好消息!”李教授手里拿著一份合作协议,“我们学校和省外贸公司谈好了,要在海外建『清溪荷韵非遗体验中心』,第一站就选在法国巴黎,下个月就开始筹备。”许朗接过协议,激动得手都有点抖:“真的?咱们的非遗体验中心要开到巴黎去了?”

李教授点点头,指著身边的一个女生:“这是我们学校法语系的学生,叫陈雨,下个月她会跟著省外贸公司的团队去巴黎,负责体验中心的翻译和文化交流工作。”陈雨笑著说:“许书记,苏姐,我已经学了半年的荷染和竹编知识,到了巴黎,我会把清溪村的非遗文化好好介绍给外国朋友。”

苏晚赶紧拿出手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婶和周师傅。王婶在电话里激动得哭了:“没想到咱们的荷染能走到巴黎去,我一定要多准备点染布的原料,让外国朋友也能体验荷染的乐趣。”周师傅则立刻去了竹编工坊,开始准备竹编体验课的工具:“我要做一批小巧的竹编工具,让外国朋友能轻鬆学会编小竹筐。”

十一月的天气越来越冷,產业园的装修终於完成了。走进產业园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非遗展示区”,里面陈列著周师傅的竹编模块化家具、王婶的荷染围巾、李大嫂的莲子益生菌,还有村民们製作的各种非遗手工艺品。展示区旁边是电商运营区,十几台电脑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陈阳正带著几个年轻人熟悉电商平台的操作。

物流区里,分拣机、打包机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工人正在练习分拣包裹。老郑叔的儿子小辉也从外地回来了,穿著物流制服,正在给包裹贴快递单:“爸,你看,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以后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老郑叔站在旁边,看著儿子忙碌的身影,笑得合不拢嘴。

十二月初,清溪村非遗电商產业园正式投產。投產那天,省电视台、县报社的记者都来了,镜头对著產业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下这重要的时刻。许朗站在投產仪式的舞台上,对著话筒说:“清溪村非遗电商產业园的投產,是咱们清溪村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未来,我们要通过这个產业园,让更多人了解清溪村的非遗文化,让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

投產仪式结束后,第一批订单就从电商平台发来了——五百个竹编模块化书架、三百条荷染围巾、一千盒莲子益生菌。村民们立刻忙碌起来,竹编工坊里机器声、编织声交织在一起;荷染工坊里,王婶带著村民们染布、晾晒;点心坊里,李大嫂的烤箱不停地运转,飘出阵阵荷香;物流区里,小辉和工人们快速分拣、打包,快递车一辆接一辆地驶离產业园,把清溪村的非遗產品运往全国各地。

转眼到了年底,村委会召开了年度总结会。许朗拿著报表,脸上满是笑容:“今年咱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一千三百万元,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五!其中,非遗电商產业园贡献了六百万元的收入,海外订单也达到了两百万元。”

台下的村民们欢呼起来,周师傅站起来,举著手里的竹编工具:“咱们的手艺能有今天,多亏了村里的好政策,多亏了许书记、苏干事,还有所有村民的努力!”王婶也站起来,笑著说:“明年咱们的巴黎非遗体验中心就要开业了,到时候咱们的荷染、竹编就能走出国门,让全世界都知道清溪村!”

苏晚拿著一份新的规划图,走到台上:“明年,咱们计划在產业园里建一个『非遗创新实验室』,邀请高校的专家和设计师来村里,和村民们一起研发更多新的非遗產品。还要在周边村建十个非遗生產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会议结束后,外面下起了小雪,雪落在荷塘的残荷上,像给残荷盖了一层薄薄的被。许朗和苏晚站在村委会的门口,看著飘落的雪,又看了看远处灯火通明的產业园,相视一笑。

“明年会更好。”许朗说。

“一定会更好。”苏晚点点头。

荷塘边的路灯亮著,暖黄的光映著雪,也映著两人充满希望的眼神。清溪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满是荷香的土地上,非遗文化正以崭新的姿態走向更远的地方,村民们正用双手编织著更加美好的未来。而那股淡淡的荷香,不仅飘满了清溪村,飘向了全国各地,还將飘向遥远的巴黎,飘向全世界每一个喜欢非遗文化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