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归村夜话展后思,匠心再启新程路(2/2)

“我没问题!”眾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眼里满是干劲。周师傅看著阿杰,笑著说:“阿杰,以后竹编的新產品开发就靠你了,有不懂的隨时问我。”阿杰点点头:“周师傅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干!”小雨也对王婶说:“王婶,咱们一起改进染料,爭取让咱们的蓝染布顏色更牢、图案更多。”王婶笑著点头:“好,咱们一起努力。”

许朗看著大家,心里也很激动:“我明天就开始搭建电商平台,把展会上拍的视频剪几个短的,放在网上宣传。咱们还可以开个直播,让大家看看咱们在村里做手作的过程,肯定能吸引更多人。”苏晚补充道:“直播是个好主意,咱们可以每周直播一次,周师傅教编竹编,王婶教染布,陈爷爷教雕木牌,张婶和李嫂教做荷糕,这样既能宣传,又能和观眾互动。”

夜色越来越深,村委会院子里的灯光却依然明亮。眾人还在热烈地討论著,从產品开发到宣传推广,从体验活动到销售渠道,每个人都积极地出谋划策,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荷塘里的青蛙“呱呱”叫著,和大家的说话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夜曲。

“时间不早了,大家都累了,今天就先到这儿吧,明天咱们正式开始干活。”老支书看了看墙上的掛钟,已经快十二点了。眾人点点头,开始收拾东西。周师傅把迷你竹编棚放进村委会的储藏室,阿杰把竹丝整理好,王婶和小雨把蓝染模具收起来,陈爷爷和朵朵把木牌放进红布包,张婶和李嫂把剩下的荷糕分给大家,许朗则把笔记本电脑装进背包。

走出村委会,夜色已经凉了下来。周师傅和阿杰走在前面,两人还在聊竹编新產品的事;王婶和小雨並肩走,討论著染料的改进方法;陈爷爷牵著朵朵的手,慢慢走著,时不时叮嘱朵朵要好好做木牌;张婶和李嫂走在后面,说著真空包装荷糕的事;苏晚和许朗走在最后,商量著电商平台的搭建细节。

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照亮了每个人的身影。荷塘里的荷在夜里散发著淡淡的清香,和大家身上的竹香、木香味混在一起,格外好闻。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这次展会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清溪村的手作一定能走得更远,清溪村的故事也一定能被更多人知道。

回到家,周师傅並没有马上睡觉,而是走进了竹编棚。棚里的灯亮著,桌上还放著白天没编完的竹丝。他拿起竹丝,慢慢编织起来,脑子里想著阿杰说的迷你荷塘竹编。竹丝在他手里翻飞,慢慢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荷塘形状,他又拿出几根细竹丝,开始编荷叶。不知不觉,天已经快亮了,一个迷你荷塘竹编的雏形已经出来了,荷叶、荷栩栩如生,旁边还编了一只小小的青蛙,蹲在荷叶上,像真的一样。

周师傅看著手里的竹编,脸上露出笑容。他知道,只要用心,就能编出好的竹编;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让清溪村的手作被更多人喜欢。他把迷你荷塘竹编放在桌上,又拿起一根竹丝,开始编织新的希望。

与此同时,王婶也在厨房里忙著。她找出之前收集的苏木和五倍子,放在桌上,又拿出一块蓝染布,准备做掉色测试。她把蓝染布放进水里,加入少量苏木和五倍子,慢慢煮著。水渐渐变成了深紫色,蓝染布的顏色也变得更鲜艷了。王婶捞出布,晾乾后,又放进水里洗了几次,发现掉色比之前少了很多。她高兴地笑了,赶紧把这个好消息记在笔记本上,准备明天告诉小雨。

陈爷爷也没閒著,他在木艺工坊里,拿著刻刀,正在雕一块新的木牌。木牌上要雕的是一只小鸟,站在槐树枝上,嘴里叼著一颗莲子。刻刀在他手里轻轻移动,小鸟的翅膀、槐树叶的纹路、莲子的形状慢慢显现。他想著朵朵说的木牌掛件,决定把这块木牌雕小一点,再配个小绳,做成钥匙扣。

张婶和李嫂则在厨房里,试验真空包装荷糕。她们把刚蒸好的荷糕放进真空包装袋里,用真空机抽掉空气,密封好。然后把包装好的荷糕放进水里泡了一会儿,拿出来看,发现没有漏气,也没有变质。她们高兴地互相击掌,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许朗在房间里,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搭建电商平台。他註册了店铺,上传了展会上拍的竹编、蓝染、木牌、荷糕的照片,又写了详细的產品介绍。他还剪了一个短视频,里面有周师傅编竹编、王婶染布、陈爷爷雕木牌的片段,配上槐树叶沙沙响的背景音乐,看起来格外有感觉。

苏晚则在整理大家的建议,把產品开发、体验活动、宣传推广、销售渠道的计划都写在笔记本上,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她还联繫了之前展会的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后续的展会邀请,希望能让清溪村的手作参加更多的展会。

天渐渐亮了,晨光透过窗户,照进了清溪村的每一个角落。竹编棚里,周师傅的迷你荷塘竹编已经完成了,放在桌上,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蓝染工坊里,王婶的掉色测试成功了,蓝染布的顏色更鲜艷、更牢固;木艺工坊里,陈爷爷的小鸟木牌钥匙扣雕好了,小巧可爱;厨房里,张婶和李嫂的真空包装荷糕试验成功了,方便保存和运输;许朗的电商平台搭建好了,店铺里已经有了第一批產品;苏晚的计划也制定好了,接下来就是一步步实施。

村口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嘰嘰喳喳地叫著,像是在迎接新的一天。荷塘里的荷迎著晨光,慢慢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清溪村的人们陆续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忙碌。他们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用心做好每一件手作,清溪村的手作一定能走出大山,走向更远的地方,清溪村的荷韵与匠心,也一定能被更多人记住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