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文化展筹备传捷报,荷村新景引客来(2/2)

一周后,展品都准备好了,许朗和苏晚一起把展品打包,装进结实的纸箱里,每个纸箱上都贴了標籤,標註著展品名称和数量。刘叔找来了快递公司的人,仔细交代了要轻拿轻放,確保展品安全到达欧洲。看著快递车缓缓离开,许朗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希望这些展品能在欧洲受欢迎,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溪村。”

苏晚笑著说:“肯定会的,咱们准备得这么充分,展品又这么有特色,欧洲游客一定会喜欢的。对了,昨天旅游平台上有很多人諮询秋季荷塘游,已经有十几个人预订了下周的行程,咱们得赶紧把接待准备好。”

两人立刻去民宿和农家乐检查接待准备情况。张婶的民宿已经打扫得乾乾净净,每个房间都换了新的床单被罩,窗户边还摆上了新鲜的莲蓬,房间里的荷香薰也换成了淡淡的莲子香,格外清新。“许哥,苏姐,你们放心,我都准备好了,游客来了保证住得舒服,我还准备了莲子羹,早上给游客当早餐。”张婶笑著说。

陈师傅的农家乐也准备好了,菜单上新增了秋季特色菜,有莲子燉鸡、荷叶莲子粥、莲子炒虾仁,还有刚研发的莲子酥,每一道都透著莲子的清香。“我还在院子里摆了几张竹编桌子,游客可以坐在院子里吃饭,看著荷塘的秋景,肯定很舒服。”陈师傅说。

周末的时候,第一批秋季游客如约而至,有来自上海的一家三口,有来自北京的几位年轻人,还有一对来自广州的老夫妻。许朗和苏晚在村口迎接他们,给每个人递上一杯热乎的莲子茶:“欢迎大家来清溪村,现在正是莲子成熟的季节,咱们今天上午先去採收莲子,下午体验莲子加工。”

游客们跟著许朗和刘叔来到荷塘边,刘叔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竹编筐和一双防水鞋,教大家怎么採收莲子:“大家要轻轻握住莲蓬,顺时针一转,莲蓬就摘下来了,別太用力,不然会把荷梗掰断。”

来自上海的小男孩第一次採莲子,兴奋地跳进浅水区,小心翼翼地摘了一个莲蓬,举起来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你们看我摘的莲蓬,好大啊!”小男孩的爸爸笑著拿出手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妈妈则帮小男孩剥开莲蓬,取出莲子餵给他吃:“真甜,比超市买的新鲜多了。”

几位北京的年轻人则比赛谁摘的莲蓬多,大家笑著闹著,荷塘边满是欢声笑语。来自广州的老夫妻则慢悠悠地采著莲蓬,时不时停下来拍照,奶奶笑著说:“没想到秋天的荷塘也这么美,莲蓬满塘,看著就喜庆,比在城里待著舒服多了。”

採收完莲子,大家跟著陈师傅去加工厂体验莲子加工。陈师傅教大家怎么剥莲子壳、去莲子芯,还演示了怎么把新鲜莲子做成莲子干。“剥莲子壳要从莲蓬的底部开始,轻轻一捏,壳就开了,去芯的时候要用小镊子,小心別弄破莲子肉。”陈师傅一边演示一边说。

游客们学得很认真,虽然刚开始剥得慢,还经常弄破莲子肉,但很快就熟练起来。小男孩的妈妈剥了很多莲子,笑著说:“原来剥莲子这么有意思,回去我要教我们家孩子剥,让他也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

下午,大家去李爷爷的老宅听故事。李爷爷坐在槐树下,给大家讲过去秋季採莲子的故事:“以前没有小船,我们都是踩著高蹺去荷塘採莲子,脚底下的高蹺有一米多高,踩在上面摇摇晃晃的,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泥里。那时候採莲子是为了养家餬口,现在採莲子是为了让游客体验,日子不一样了,但这荷塘的情分没变。”

游客们听得入迷,时不时提问,李爷爷都耐心地回答。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人问道:“李爷爷,那时候莲子除了自己吃,还会卖到哪里去啊?”

李爷爷笑著说:“以前会卖到镇上的供销社,后来有了加工厂,就卖到加工厂做成莲子干、莲子羹,现在好了,还能卖到欧洲去,咱们清溪村的莲子也能走出国门了。”

晚上,大家坐在荷塘边参加荷塘夜话活动,陈师傅端来了刚煮好的莲子羹,清甜软糯,大家一边喝著莲子羹,一边听村民们讲荷塘的故事。来自广州的爷爷感慨地说:“这趟清溪村之行太值了,不仅体验了採莲子,还听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住得舒服,吃得也香,下次我们还要来,看看春天的荷塘。”

接下来的几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清溪村,有家庭游、朋友游,还有一些摄影爱好者,专门来拍秋季的荷塘美景。民宿和农家乐都住满了游客,文创店的竹编莲蓬掛件、莲子干、荷茶也卖得很好,晓梅和小李每天都要忙著製作新的產品,赵奶奶的染布也受到了游客的喜欢,很多游客都买了染布当伴手礼。

一天下午,许朗收到了皮埃尔发来的视频,视频里是阿姆斯特丹荷文化展的现场,“清溪荷韵”展区挤满了游客,大家都在欣赏竹编、剪纸、荷染布,有的还在看竹编製作的视频,工作人员则在给游客介绍清溪村的荷文化和產品,很多游客都对清溪村產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询问怎么去清溪村旅游。

皮埃尔在视频里兴奋地说:“许先生,文化展太成功了!很多游客都喜欢你们的展品,还有几家欧洲的超市和礼品店,想跟咱们合作,进口你们的荷茶、荷酱和竹编產品,这真是个好消息!”

许朗看著视频里热闹的场景,心里激动不已,立刻把视频拿给村民们看。大家都围过来看,看到自己的產品在欧洲受欢迎,都开心得合不拢嘴。晓梅笑著说:“太好了!咱们的竹编能卖到欧洲去,以后我要编更多更好的竹编產品。”

赵奶奶也激动地说:“没想到我的染布也能让欧洲人喜欢,我要继续改进染布技术,染出更多好看的布。”

村主任看著大家开心的样子,说道:“这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要继续把清溪村的荷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溪村,让更多的游客来咱们村,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晚上,许朗和苏晚坐在荷塘边的木桥上,看著满塘的莲蓬,月光洒在水面上,格外寧静。“没想到咱们清溪村能有今天的成绩,从一开始的小荷塘,到现在能在欧洲办文化展,还吸引了这么多游客。”苏晚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感慨。

许朗点点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咱们还要开发更多的项目,比如荷研学游,让孩子们来体验荷种植和非遗手艺;还有荷文创產品,设计更多有特色的產品,让清溪村的品牌越来越响。我相信,咱们清溪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清溪荷韵』的名字会传得更远。”

荷塘里的青蛙偶尔发出几声叫声,晚风拂过,带来莲子的清香,两人坐在木桥上,畅想著清溪村的未来,心里满是希望。他们知道,清溪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更多的美好还在后面,而“清溪荷韵”这四个字,会像荷塘里的莲子一样,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