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夏季研学掀热潮,技术输出助邻村(1/2)

清溪荷韵·第272章 夏季研学掀热潮,技术输出助邻村

盛夏的清溪村,荷塘里的荷进入了盛放期,粉白相间的朵在翠绿荷叶间舒展,风一吹,满村都飘著清甜的荷香。村头的研学基地里,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络绎不绝,孩子们穿著统一的营服,有的蹲在塘边观察荷叶上的露珠,有的围著村民听荷生长知识,还有的拿著画笔在画板上勾勒荷塘美景,整个基地都洋溢著欢快的气息。

“大家看,这片荷叶的背面有很多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能防止水分渗透,让荷叶始终保持乾燥,这就是『荷叶效应』。”负责讲解的刘叔蹲在塘边,指著一片荷叶给孩子们演示,他轻轻往荷叶上滴了几滴清水,水珠立刻在叶面上滚动,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孩子们看得入迷,纷纷伸出手,想要亲自感受一下“荷叶效应”。

许朗和苏晚在研学基地里巡查,看著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里满是欣慰。“许朗哥,咱们今年夏天的研学团比去年多了三倍,光六月份就接待了二十多批,七月份的订单已经排到月底了。”苏晚手里拿著一份研学接待表,脸上满是喜悦,“很多学校还特意定製了『荷文化深度研学』课程,除了基础的荷知识讲解,还要求增加『荷精油提取体验』『竹编手工课』这些特色环节,想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荷知识和乡村文化。”

许朗接过接待表,仔细翻看著:“研学是传播乡村文化、拉近城乡距离的好途径,咱们得把服务做得更周到些。张叔,你安排人把研学宿舍的床单被罩都换成新的,再添置几台空调,现在天气热,別让孩子们中暑。厨房那边也要注意,每天准备绿豆汤、西瓜,给孩子们解暑,餐食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做些清淡的蔬菜。”

张叔立刻应下:“放心吧许东家,我这就去安排。昨天刚採购了一批新鲜的西瓜和绿豆,今天就能给孩子们准备上。宿舍的空调师傅已经联繫好了,明天就能安装调试。”

苏晚补充道:“还有研学导师的培训,咱们得再组织一次。有些新加入的村民虽然了解荷知识,但不太会跟孩子沟通,得教他们一些互动技巧,比如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解知识,多提问、多鼓励,让孩子们更愿意参与进来。”

许朗点点头:“这个提议好,就定在明天下午,让有经验的老导师分享经验,大家互相学习。另外,要在研学基地设置『意见箱』,收集孩子们和老师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和服务,爭取让每一个来的人都满意。”

正说著,邻村——柳溪村的村长王大叔匆匆赶来,额头上满是汗珠,手里还攥著一片发黄的荷叶,脸上带著几分焦急:“许东家,求你帮帮忙!我们村今年第一次尝试种荷,本来想著能像你们清溪村一样,靠荷增加收入,可没想到刚过一个月,荷叶就开始发黄,有的甚至已经枯萎了,我们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出原因,再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就全完了!”

许朗心里一紧,接过王大叔手里的荷叶仔细查看——荷叶边缘捲曲,顏色发黄,叶脉间还有一些褐色的斑点,看起来像是病虫害和土壤问题共同导致的。“王大叔,你先別著急,我跟你去柳溪村的荷塘看看,找到问题根源才能解决。刘叔,你也一起去,你经验丰富,能帮著判断一下。”

刘叔立刻放下手里的讲解工作,跟著许朗和王大叔往柳溪村赶。柳溪村的荷塘就在村西头,面积不大,只有十几亩,荷塘里的荷叶大多发黄,有的已经趴在水面上,看起来毫无生机,和清溪村生机勃勃的荷塘形成了鲜明对比。

刘叔蹲在塘边,先是掬起一捧水闻了闻,又用手摸了摸塘底的土壤,然后小心翼翼地拔出一株荷,查看根系情况。“问题找到了!”刘叔站起身,对王大叔说,“第一,你们用的水是附近工厂排出的废水,虽然看起来清澈,但里面含有有害物质,对荷生长不利;第二,土壤太板结,透气性差,荷的根系无法正常呼吸,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第三,荷塘里没有投放除虫的鱼虾,导致蚜虫滋生,破坏了荷叶。”

王大叔听了,脸色更加难看:“那可怎么办啊?我们之前不知道这些,以为只要有水有土就能种荷,现在整改还来得及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