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文创开发启新程,海外订单破难关(2/2)

张叔那边也遇到了难题。国际物流的清关流程比想像中复杂,需要提供產品的產地证明、质量认证报告、装箱单等一系列文件,而且运输时间也不確定,要是遇到海关查验,很可能会耽误交货。“许东家,要不咱们找个专业的外贸代理公司?他们熟悉清关流程,能帮咱们省不少事。”张叔建议道。

许朗觉得这个主意可行,立刻让苏晚联繫外贸代理公司。苏晚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一家有丰富农產品出口经验的代理公司,对方表示可以帮忙处理清关事宜,但需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许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只要能顺利完成订单,这点服务费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打开海外市场的大门。

然而,麻烦还在后头。一周后,检测机构传来消息,荷精油的某项指標虽然符合国內標准,但距离国际標准还有一点差距,需要重新调整生產工艺,否则无法通过认证。这个消息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重新调整工艺需要时间,而订单的交货期只有不到三周了,要是赶不上,不仅会损失订单,还会影响“清溪荷韵”的信誉。

“许东家,这可怎么办啊?”刘叔急得直跺脚,“咱们的荷精油一直都是按照国內標准生產的,从来没出过问题,怎么到了国际標准就不行了?”

许朗也很著急,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刘叔,你別慌,”他冷静地说,“咱们先问问检测机构,具体是哪项指標不达標,需要怎么调整工艺。然后立刻召集车间的工人,研究调整方案,爭取儘快解决问题。”

他立刻联繫检测机构,详细了解了指標不达標的原因——原来是荷精油中的杂质含量略高,需要增加一道过滤工序。许朗鬆了口气,还好问题不算太复杂。他马上赶回合作社,和刘叔一起召集车间工人,研究增加过滤工序的事。工人们连夜试验,调整过滤的时间和温度,终於在两天后生產出了符合国际標准的荷精油,重新送去检测后,很快就拿到了质量认证报告。

解决了质量认证的问题,生產进度也得跟上。合作社的成员们都拼尽了全力:刘叔带著工人在深加工车间连轴转,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傻柱和他的徒弟们住在竹编作坊里,饿了就吃泡麵,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晓梅和绣娘们也放弃了休息时间,手指被针扎破了,贴上创可贴继续绣;张叔则每天盯著物流进度,和外贸代理公司保持沟通,確保清关文件万无一失;苏晚则隨时跟国外经销商匯报进展,让对方放心。

终於,在订单截止日期的前三天,所有產品都生產完毕,顺利装上了国际物流的货柜。当货柜缓缓驶离清溪村的时候,所有人都鬆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许朗看著货柜远去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一笔订单,更是“清溪荷韵”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所有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周后,国外经销商传来消息,货物顺利清关,已经收到了產品,对產品的质量和包装都非常满意,还表示希望能和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係,下次要增加订单量。

这个消息让清溪村沸腾了!村民们聚集在合作社的院子里,放起了鞭炮,庆祝第一次海外订单的成功。许朗站在人群中,看著大家开心的笑脸,拿起话筒说:“乡亲们,咱们的『清溪荷韵』终於走出国门了!这是咱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大家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成功。未来,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更多优质的產品卖到国外去,让全世界都知道咱们清溪村,知道咱们中国的美丽乡村!”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苏晚走到许朗身边,递给他一杯荷酒:“许朗哥,辛苦了。咱们做到了!”

许朗接过酒杯,和苏晚碰了碰杯,又举起来对著村民们说:“来,咱们一起乾杯,为了清溪村的明天,为了『清溪荷韵』的未来!”

所有人都举起酒杯,喝下了杯中的荷酒。酒液清甜,带著荷香,就像清溪村的生活一样,虽然有过困难和挑战,却始终充满希望和甜蜜。

当天晚上,许朗和苏晚坐在荷塘边的露台上,看著满天繁星,聊著未来的规划。“许朗哥,国外经销商说下次要增加订单,咱们得提前扩大生產规模了,”苏晚说,“荷种植面积得再增加一些,深加工车间也得扩建,还有文创產品的种类,也可以再丰富一些,比如开发荷主题的香薰、蜡烛,甚至是服装。”

许朗点点头:“你说得对。咱们还得加强品牌建设,註册『清溪荷韵』的国际商標,避免出现仿冒產品。另外,可以邀请国外的经销商来清溪村参观,让他们亲眼看看咱们的生產过程,了解咱们的文化,这样才能建立更信任的合作关係。”

苏晚靠在许朗怀里,轻声说:“真没想到,咱们当初只是想把清溪村的荷卖出去,现在竟然能走到国外。许朗哥,谢谢你,带领咱们过上了好日子。”

许朗紧紧抱著她,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吻:“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一起走下去,把清溪村建设得更好,让『清溪荷韵』的名字,传遍全世界。”

荷塘里的残荷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祝福。许朗和苏晚知道,海外订单的成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著他们。但只要合作社的成员们团结一心,只要他们始终坚守初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清溪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清溪荷韵”的故事,也会继续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