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暑气渐浓,忙中有序盼荷开(1/2)
第243章 暑气渐浓,忙中有序盼荷开
刘掌柜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眼底带著几分讚许:“这事儿在镇上都传开了,都说许东家有本事,把清溪村的绣品卖到了京城皇宫里,以后咱们镇上跟著沾光,说不定来往的客商还能多些。”他说著,指了指桌上的酱肉,“你別嫌这酱肉普通,我家老婆子用的是老方子,醃了半个月,蒸热了吃最香,你让厨房晚上给大伙加个菜,也算我给大伙添点劲。”
许朗心里暖烘烘的,连忙道谢:“刘掌柜您太客气了,每次都想著我们。正好最近大家都忙得厉害,晚上加个肉菜,也能让大伙补补。对了,您店里的丝线和布匹,最近价格真要涨吗?上次李记粮铺的伙计跟我提过一嘴。”
“可不是嘛。”刘掌柜放下茶杯,眉头微微皱起,“我昨天去县城进货,听绸缎庄的老板说,南方最近多雨,蚕茧收成不好,丝线產量少了,再过半个月,上好的绣线恐怕要涨两成。布匹也一样,漕运那边堵了几天,不少布料运不过来,价格也得往上走。你要是需要,最好赶紧囤些,免得以后多钱。”
许朗心里一紧——绣坊现在手上有三大笔订单:林婉清的嫁衣、江南客商的三百匹绣品,还有瑞祥斋的五十扇凤凰屏风,哪一样都离不开丝线和布匹。要是原材料涨价,成本会增加不少,更怕的是断货耽误工期。
“多谢刘掌柜提醒,我下午就安排人去您店里订丝线和布匹。”许朗连忙说道,“您看,我需要二十匹正红色云锦缎、五十匹素色丝绸,还有各色绣线各五十斤,能不能先给我留著?我让伙计现在就去付定金。”
刘掌柜摆摆手:“定金不用急,你要的这些货,我店里现在还有大半,剩下的我让县城的绸缎庄明天就送过来,保证不耽误你用。你让阿福下午来拉就行,帐咱们月底一起算。”
“那真是太谢谢您了!”许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刘掌柜总是这么爽快,每次都能帮他解决燃眉之急。
送走刘掌柜,许朗立刻叫来了阿福,让他下午去镇上刘掌柜的杂货店拉丝线和布匹,又特意叮嘱:“路上小心,要是拉不完,就分两次拉,別让马儿累著。对了,顺便去李记粮铺看看,问问李掌柜,下次送粮能不能多送些麵粉,张奶奶说要做桂糕,需要不少麵粉。”
阿福连忙应下,转身就去准备马车了。
许朗刚回到柜檯,就看到苏晚从楼上下来,手里拿著一本帐本,笑著说:“许朗哥,我把这半个月的帐算了一下,客栈的收入比上个月多了三成,绣坊和竹编坊的定金也收了不少,现在库房里的银子,足够咱们再添些工具了。”
“是吗?那太好了!”许朗接过帐本,翻开看了看,上面的字跡工工整整,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苏晚以前从没学过算帐,这段时间跟著仇先生学,进步得飞快,现在客栈的帐目已经能完全交给她打理了。
“对了许朗哥,仇先生刚才跟我说,园里的荷,有几朵已经打苞了,估计再过十天就能开。他说要提前准备灯笼,让我问问你,是买现成的,还是让绣娘们绣些灯笼面?”苏晚问道。
许朗想了想,说:“让绣娘们绣吧,咱们清溪村的绣品这么好,绣些灯笼面掛在园里,既能装饰,又能让客商们看到咱们的手艺。你跟晓梅说,让她找几个绣娘,绣些荷、蝴蝶的图案,顏色鲜亮点,掛在池塘边肯定好看。”
“好,我这就去跟晓梅说。”苏晚笑著点点头,转身去了绣坊。
许朗看著苏晚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自从苏晚来到清溪村,不仅帮他打理客栈的帐目,还经常帮著绣坊和竹编坊的人出主意,乡亲们都很喜欢她。他想著,等忙完这阵子,就跟苏晚商量婚事,让她风风光光地嫁过来。
下午的时候,阿福从镇上拉回了丝线和布匹,堆了满满一库房。许朗和几个后生一起,把丝线和布匹分类放好,正忙著,就听到客栈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他抬头一看,只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门口,车帘掀开,林婉清走了下来,身后跟著两个丫鬟,手里还提著一个食盒。
“许东家,我又来打扰了!”林婉清笑著走进来,脸上带著几分雀跃,“今天天气好,我想著来看看嫁衣的进展,顺便给大家带了些苏州的点心。”
许朗连忙放下手里的活,笑著说:“林姑娘客气了,快里面请。晓梅她们正在绣坊忙活,我带您过去看看。”
林婉清跟著许朗去了绣坊,刚走进门,就看到晓梅和几个绣娘正围著一块红色的云锦缎忙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云锦缎上,上面的牡丹已经绣好了五朵,粉色的瓣层层叠叠,紫色的蕊点缀其间,旁边的蝴蝶也绣好了七八只,彩色的翅膀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起来。
“哇,这也太好看了!”林婉清忍不住惊嘆,快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云锦缎,“这针脚也太细密了,比苏州最好的绣娘绣得还要好。晓梅姑娘,真是辛苦你们了!”
晓梅抬起头,笑著说:“林姑娘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放心,剩下的四朵牡丹和蝴蝶,我们会儘快绣好,保证不耽误您的婚期。”
林婉清点点头,从丫鬟手里拿过食盒,打开说:“这是我从苏州带来的苏式点心,有桂糕、绿豆糕,还有松子,大家快尝尝,歇会儿再绣。”
绣娘们连忙停下手里的活,纷纷道谢。许朗看著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也跟著高兴——林婉清不仅大方,还很体贴,跟她合作很舒心。
从绣坊出来,林婉清又去了竹编坊。傻柱正坐在门口编竹编马具,看到林婉清过来,连忙站起身,憨厚地笑了笑。林婉清走到他身边,看到他手里的马具,笑著说:“傻柱,你编的马具真好看,比我在苏州看到的还要精致。我订的五十套马具,什么时候能做好啊?”
傻柱挠了挠头,说:“快了,已经编好二十套了,剩下的三十套,再过十天就能做好。”
“太好了!”林婉清高兴地说,“到时候我要把这些马具送给我的未婚夫,他肯定会喜欢的。对了傻柱,你编的小篮子,我送给我苏州的朋友们,她们都很喜欢,还让我再帮她们买几个,你能不能再给我编二十个?”
傻柱连忙点头:“能,能!我明天就开始编,五天內肯定给你做好。”
“谢谢你傻柱!”林婉清笑著说,让丫鬟拿了十文铜钱递给傻柱,“这是定金,你先拿著。”
傻柱推辞了几句,最终还是收下了,低下头,手里的动作更快了。
离开竹编坊,林婉清回到客栈,跟许朗聊起了苏州的情况。她说,苏州最近也来了不少客商,都是衝著清溪村的绣品和竹编来的,还有人托她帮忙订些姜枣膏,说听说清溪村的姜枣膏用的是纯天然的食材,对身体好。
许朗听了,心里很高兴:“林姑娘,要是您苏州的朋友需要,隨时跟我说,多少都能供应。咱们村的姜枣膏,用的都是自己种的红枣和生薑,没有添加任何东西,保证乾净卫生。”
林婉清笑著说:“好啊,我回去就跟我的朋友们说。对了许朗东家,下个月荷盛开的时候,你们不是要在园里摆酒席招待客商吗?我能不能也来参加?我想看看清溪村的荷,肯定比苏州的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