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客舍灯明,春夜欢声迎远客(1/2)
第235章 客舍灯明,春夜欢声迎远客
苏晚的指尖还沾著细碎的绣线绒,见许朗捧著衣裳发怔,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伸手轻轻拽了拽他的袖口:“要是觉得顏色太浅,我再找块深些的绸缎改改?沈公子还带了匹墨蓝色的,绣上暗纹也好看。”
许朗连忙摇头,將衣裳拢在怀里,布料的丝滑贴著掌心,像揣了团揉碎的月光:“不用改,这水绿色正好。上次去洛阳,李掌柜还说我穿浅色衣裳显精神,等客栈开业,客人见了,也能觉得咱清溪村的人敞亮。”他凑近看苏晚的手,指腹上有淡淡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绣针磨出来的,心里忽然软得发疼,“往后別熬太晚,绣活要是赶不完,让绣娘们多搭把手,別累著自己。”
苏晚笑著点头,把绣绷挪到月光下,继续缝衣裳的下摆:“放心吧,晓梅她们都帮著我呢。昨天沈公子送来的新绣针,针尖细得像牛毛,绣起边来快多了。对了,客栈开业那天,我想把《清溪春景图》掛在大堂最显眼的地方,沈公子说要带苏州的客商来,让他们一进门就看见咱清溪村的春天。”
两人正说著,院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伴隨著晓梅清脆的嗓音:“许朗哥!苏晚姐!快来看我们做的胭脂盒!”推门进来时,晓梅身后跟著三个绣娘,每人手里都捧著个竹编托盘,托盘里码著十几盒桃胭脂,瓷瓶外的绣套各有不同——有的绣著並蒂莲,有的绣著双飞燕,最精巧的一盒,竟在竹编礼盒上编了圈微型的清溪河纹样,连岸边的芦苇都清晰可见。
“这是给马帮准备的最后一批胭脂,”晓梅拿起那盒带清溪河纹样的,递到许朗面前,“建业说波斯人喜欢看地方景致,特意编了这竹盒,里面还放了张周先生写的小纸条,用汉、波斯两种字写了胭脂的用法——沈公子找苏州的波斯商人帮忙翻译的,说这样才显诚意。”
许朗拿起纸条看了看,左边是周先生工整的楷书,写著“取少许涂於面颊,伴桃清香,可衬春色”;右边是弯弯曲曲的波斯文,笔画像缠绕的藤蔓。他忍不住讚嘆:“想得真周到。马帮带著这样的货去波斯,人家不仅能用上好胭脂,还能知道咱清溪村的心意,往后肯定还会跟咱合作。”
绣娘里最年轻的春桃忽然开口,声音带著几分羞涩:“许朗哥,我还在胭脂盒里放了片干桃。沈公子说波斯那边少见桃,让他们看看咱清溪村的桃长啥样,说不定还会问咱要桃树苗呢。”
这话逗得眾人都笑了,苏晚伸手摸了摸春桃的头:“春桃心思真细,以后肯定能成最好的绣娘。”春桃被夸得脸红,低下头摆弄著托盘里的胭脂盒,指尖轻轻蹭过绣套上的纹。
正热闹著,傻柱扛著个大竹筐走进来,筐里装著刚蒸好的糯米糕,热气裹著桂香气飘满院子:“许朗哥!张奶奶让我送些糯米糕来,说大家忙了一天,垫垫肚子。还说熬姜枣膏的锅已经架上了,让绣娘们明早去帮忙去核。”
晓梅立刻拿起块糯米糕,咬了口,甜香瞬间在嘴里散开:“张奶奶的手艺真好!比洛阳酒楼里的点心还好吃。等客栈开业,让张奶奶在大堂设个小摊子,卖些糯米糕、春茶,客人肯定喜欢。”
“我也是这么想的,”许朗接过傻柱递来的糯米糕,“已经跟张奶奶商量好了,客栈开业后,她就在大堂角落摆个茶摊,卖春茶和点心,赚的钱都归她。张奶奶一辈子不容易,也该享享清福了。”
傻柱挠了挠头,笑著说:“张奶奶听了肯定高兴!下午我去窖里帮她挖生薑,她还跟我说,等马帮从波斯回来,要给建业和柱子做两身新衣裳,让他们穿得体面些,別给清溪村丟人。”
眾人又聊了会儿客栈开业的细节,直到月色偏西才各自散去。苏晚帮许朗把衣裳叠好放进锦盒,又拿出块新的云锦缎,在灯下比量著:“客栈开业那天,我想穿这件月白色的,绣上几枝桃,跟你的水绿色衣裳配成一对,你说好不好?”
许朗望著她眼底的星光,心里像被春茶泡过,暖得发甜:“好,怎么都好。”
第二天一早,清溪村就热闹起来。张奶奶的厨房里,五个老婆子围著大盆剥红枣,红枣的甜香混著生薑的辛辣飘出老远;绣坊里,绣娘们忙著给胭脂盒缝红丝线的平安符;工地上,工匠们正给客栈的门框刷最后一遍漆,朱红色的漆在阳光下亮得晃眼;码头边,建业带著后生们往石阶上铺防滑的草蓆,时不时传来几声爽朗的笑。
许朗刚到客栈,就见沈文轩骑著马从村口赶来,马背上驮著两个大木箱,他翻身下马,脸上带著兴奋的笑容:“许朗兄!苏州的客商来了!一共来了五个人,都是绸缎庄和瓷器庄的掌柜,已经到村口了,我让伙计先引著他们看码头,这就来叫你。”
“这么快?”许朗又惊又喜,连忙整理了下衣裳,“我这就去村口接他们。仇先生呢?让他也过来,跟客商讲讲客栈的设计,也好让他们放心跟咱合作。”
“仇先生正在大堂看柜檯呢,我这就去叫他!”沈文轩说著,转身就往客栈里跑,马背上的木箱还没卸,乌木的箱角在阳光下泛著光。
许朗快步往村口走,刚转过祠堂的拐角,就看见五个穿著绸缎衣裳的男人站在码头边,正围著“清溪渡”的石碑说话。为首的是个留著山羊鬍的老者,穿著宝蓝色的绸缎长袍,手里拿著把摺扇,正是苏州绸缎庄的王掌柜——沈文轩之前提过的,特意来考察清溪村的绣品和竹编。
“王掌柜,一路辛苦!”许朗快步上前,拱手行礼,“我是清溪村的许朗,特意来迎您。”
王掌柜连忙回礼,目光在许朗身上打量了一圈,又看向身后的码头和客栈,笑著说道:“许东家年轻有为啊!这清溪村山清水秀,码头和客栈也建得別致,一看就是用了心思的。刚才看了码头的青石台阶,质地坚硬,比苏州的码头用料还实在。”
旁边的瓷器庄李掌柜也开口:“是啊!刚才听沈公子说,客栈的茶具用的是影青瓷,绣品用的是云锦缎,都是好东西。我们这次来,就是想跟许东家谈谈长期合作,把清溪村的货卖到苏州去,让苏州的人也尝尝这『清溪味道』。”
许朗笑著把几人往客栈引:“几位掌柜快请进,客栈刚收拾好,里面还乱得很,別嫌弃。仇先生已经在大堂等著了,他是客栈的设计师,让他跟您讲讲客栈的布局,也让您看看咱清溪村的手艺。”
几人跟著许朗走进客栈大堂,刚进门就被正中央的楠木柜檯吸引——柜檯用的是整块楠木,打磨得光滑发亮,上面刻著缠枝莲的暗纹,柜檯后面的墙面上,《清溪春景图》已经掛好,水绿色的绸缎上,清溪河的水波用孔雀蓝的线绣成,泛著虹彩,岸边的桃用緋红的线,像真的开在锦缎上一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好绣品!好手艺!”王掌柜忍不住走上前,伸手轻轻拂过绣品,“这云锦缎的质地,比苏州最好的绸缎庄卖的还好,绣工也精细,连水波的纹路都绣得这么逼真,要是放在苏州的绸缎庄里,肯定被抢著买。”
仇先生从柜檯后走出来,拱手笑道:“王掌柜过奖了。这绣品是村里的绣娘们熬了一个月才绣好的,用的是苏州最新的云锦缎,还有孔雀毛绣线,所以看起来格外鲜亮。客栈的每个房间都配了竹编的桌椅和云锦缎的床品,保证客人住得舒服,还能记住咱清溪村的特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