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成果展上的心意(1/1)
秋分这天,天高气爽,院里的梧桐叶被风吹得簌簌落,像撒了满地金箔。扫盲班的成果展就摆在葡萄架下,学员们的作业贴了满满两面墙——张大妈写的家信工工整整,李大叔画的农具图有模有样,最惹眼的是王大爷用红笔写的“劳动最光荣”,字里行间透著股子精气神。
许朗正往绳子上掛作业,苏晚抱著个纸箱进来了。箱子里是她准备的奖品:给孩子的铅笔盒印著小红,给大叔大妈的搪瓷缸子刻著“好好学习”,最上面放著本《新华字典》,扉页上用钢笔写著“赠优秀学员”,字跡娟秀有力。
“这些够吗?”苏晚把奖品摆到石桌上,鬢角別著片梧桐叶,是风吹上去的,“我还带了相机,等会儿给大伙拍张合影。”许朗刚要说话,就见傻柱拎著个竹篮衝过来,里面是刚出锅的糕,油光鋥亮的:“给评委和学员们加加油!苏老师先尝一个,甜到心里头!”
二大爷背著手在作业墙前转悠,见有人看他写的“为人民服务”,赶紧咳嗽两声:“我这字,当年在部队里练过!”三大爷却拉著苏晚看他的草药笔记:“你看这『当归』『黄芪』,我都標了拼音,以后抓药就不用求人了。”苏晚挨个夸过去,说得每个人心里都热乎乎的。
成果展开始时,许朗先讲了话,说谢谢大伙三个月的努力,话没说完就被掌声打断。苏晚作为评委,给每个人都评了奖:王大爷得了那本《新华字典》,捧著字典笑得合不拢嘴;最小的学员丫丫拿到铅笔盒,当场就用新铅笔写了自己的名字。合影时,苏晚特意让许朗站在中间,快门按下时,梧桐叶正好落在两人肩头。
中午在院里摆了流水席,傻柱做的红烧肉燉得烂熟,秦淮茹蒸的糯米藕甜糯可口,周明从老家带来的醃腊鱼透著烟燻香。苏晚被拉著坐在主位,大妈们围著她问东问西,问她喜欢吃甜还是吃辣,问她家住哪条胡同。许朗在一旁给她添茶水,听著听著,耳朵就红了。
散席时,苏晚要把相机里的胶捲送去冲洗,许朗自告奋勇陪她去。两人走在胡同里,地上的落叶踩上去沙沙响。苏晚说学校要开秋季运动会,问许朗会不会打桌球;许朗说扫盲班要开新课,想学算术的人排了长队。说著说著,就到了照相馆门口。
“明天能取照片。”苏晚把胶捲递进去,转身时手里多了个布包,“这是我织的围巾,天快冷了,你戴著。”围巾是藏青色的,针脚匀匀实实,末尾还缀著两个毛线小球。许朗接过来,触手温软,像握住了团暖云。
“我也给你准备了东西。”许朗从兜里掏出个小木盒,里面是副木梳,梳齿打磨得光滑,梳背刻著朵玉兰,“我照著院里的玉兰刻的,不知道你喜欢不。”苏晚拿起木梳,指尖划过瓣纹路,突然抬头笑:“正好,我的梳子断了齿。”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块,长长的,像牵著手。许朗看著苏晚把木梳放进包里,看著她围巾下露出的钢笔——正是他送的那支,梅图案在光下闪著亮。心里像揣了块刚出炉的糕,甜得慢慢化开来。
回到院里时,傻柱正举著锅铲追棒梗,原来棒梗偷了块糕藏起来。苏晚站在门口看,笑得眉眼弯弯。许朗站在她身边,闻著她发间的皂角香,突然觉得这秋天的风,都带著点甜丝丝的味道。
夜里许朗把围巾围在脖子上,暖烘烘的,像苏晚说话时的气息。他摸著梳背上的玉兰,想起明天要取的合影,想起苏晚说“正好”时眼里的光,觉得这院里的故事,又多了段甜津津的章节,等著往后慢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