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归途与牵掛(2/2)

母亲看著他忙前忙后,忽然嘆了口气:“你在那边处得好,娘就放心了。我这病不打紧,別耽误了你那边的事,街坊们待你好,你得记著人家的情。”

许朗鼻子一酸,赶紧点头:“我记著呢,院里的大爷大妈都帮衬我,等您好些了,我带您去看看。”

接下来的日子,许朗专心照顾母亲,每天给她熬药、按摩,母亲的精神渐渐好了些,夜里也能睡踏实了。閒下来时,他就给母亲讲四合院的事,讲傻柱的直爽,秦淮茹的热心,三大爷的算计和实在,母亲听得直笑,说:“都是些好人,比亲戚还亲。”

这天,许朗正在院里晒药,弟弟拿著封电报跑进来:“哥,院里来的电报!”

许朗赶紧拆开,上面是一大爷的字跡:“勿念,扫盲班周明代管,蓝盆秦淮茹照管,盼母早愈,全院候归。”字不多,却看得许朗眼眶发热,仿佛看见一大爷戴著老镜,一笔一划写字的模样。

“院里人真好。”母亲凑过来看,虽然不认多少字,却能看出字里的惦记,“你给他们回个电报,说我好多了,让他们別掛心,也替我谢谢他们。”

许朗点点头,提笔写了回电,特意让弟弟多买了些当地的特產,打算回去时给院里人带些。母亲看著他忙碌,忽然说:“朗儿,我这病没事了,你早点回去吧,別让街坊们等急了。”

“再等等,您再好些。”许朗不放心。

“我真没事。”母亲拍著他的手,“你在那边过得热乎,娘看著高兴。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个热热闹闹、有人惦记吗?你能在四合院长住,娘就放心了。”

许朗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是怕耽误了他在四合院的日子。又陪了母亲几天,见她气色越来越好,夜里也不怎么咳嗽了,才终於决定回去。

临走前,母亲把他拉到跟前,从枕下摸出个布包,里面是几双纳好的布鞋:“给你院里的街坊带的,別嫌弃针脚粗。就说……就说我老婆子谢谢他们照顾我儿。”

许朗接过布鞋,鞋里还垫著晒乾的艾草,带著淡淡的药香,像母亲的心思,细密又温暖。

返程的火车上,许朗靠著车窗,看著窗外掠过的风景,怀里揣著给院里人的特產,包里装著母亲纳的布鞋,心里踏实得很。他想起离开时院里的雪景,想起街坊们的笑脸,忽然觉得,那座小小的四合院,早已成了他心里最暖的牵掛。

火车过了长江,雪渐渐少了,路边的树枝冒出了嫩芽,带著点淡淡的绿。许朗知道,春天快到了,等他回到四合院,老槐树该发芽了,蓝盆该长得更旺了,扫盲班的孩子们,怕是又认了不少字。

他摸出三大爷给的蓝盆叶,凑到鼻尖闻了闻,清香里仿佛混著腊八粥的甜,燉肉的香,还有街坊们的笑声。许朗笑了笑,望著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里盼著快点到站——他想念四合院的暖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