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孤身回城(2/2)

后半夜,院里的灯全灭了,连最爱熬夜的三大爷家都没了动静。张昊悄悄锁好跨院的门,摸到院子角落的柴房。这里堆著些发霉的柴火,蛛网结了一层又一层,平时连耗子都懒得光顾,最是隱蔽。

他深吸一口气,集中意念。隨著一阵几乎听不见的轻响,原本空荡荡的柴房里,瞬间堆起了小山——麻袋摞著麻袋,大米、白面、玉米面挤得满满当当,旁边立著几桶菜籽油,铁桶上的锈跡蹭得人手心发痒。还有几箱压缩饼乾,印著模糊的外文,是他从系统商城兑的;角落里塞著几匹蓝布,摸著厚实,够给村里的孩子做件新袄;甚至还有半箱青霉素,玻璃小瓶在暗处闪著光。

这些几乎是他的全部家底了,除了给自己留了够吃半个月的口粮,其余的都拿了出来。看著这堆成山的物资,张昊心里踏实了些,至少能让乡亲们熬过最难的冬天。

可他也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坐吃山空总有见底的一天,必须找到持续的来路。

“只能去黑市碰碰运气了。”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装著饼乾的木箱,箱皮上的木纹硌得慌。

城里的黑市比李家镇的野多了。厂里的老郑头说过,城南废弃仓库里藏著个大市场,那里什么都有,从进口奶粉到军用大衣,只要你有硬通货,甚至能弄到金条。但那里也乱得很,三天两头打架,前阵子还有人被捅了刀子,扔在仓库后巷,第二天才被巡逻队发现。

“风险再大,也得去。”张昊攥紧拳头,指节发白。为了春桃能在村里安心养胎,这点险必须冒。

他仔细地把物资偽装好,用发霉的柴火盖在麻袋上,又在柴房门口堆了些破砖烂瓦,看起来跟平时没两样。做完这一切,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回屋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躺在冰凉的炕上,张昊却毫无睡意。他在心里盘算著:天亮先去厂里报到,找科长赔个笑脸,把岗位稳住;然后去老郑头家,问问黑市的门路,那老头以前常去,肯定认识靠谱的嚮导;再把剩下的钱和票理一理,布票最值钱,能换不少粮食,实在不行,就把爷爷给的那块老怀表当了,那表是铜的,黑市上能换两袋白面。

他知道这条路难走。黑市的物价是市价的十倍,还净是假货,上次老郑头就用三斤粮票换了袋沙土掺的玉米面,气得直骂娘。但他別无选择,只能一点点攒,积少成多。

“等攒够一马车,就托人送回村。”张昊在心里发誓,睫毛上沾著晨光,“一定让大伙看到开春的麦子。”

窗纸渐渐亮起来,映得房樑上的蛛网清晰可见。张昊望著那蛛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蛛网上的蜘蛛,得一点点织网,才能护住想护的人。村里的亲人,乡亲们的笑脸,都是他的网,哪怕累得脱层皮,也得织得牢牢的。

他闭上眼睛,听著院里渐起的动静,傻柱的咳嗽声,贾张氏开门的吱呀声,还有远处传来的自行车铃鐺。新的一天开始了,硬仗也开始了。但他不怕,心里装著牵掛的人,再难的路,一步一步总能走完。

晨光爬上炕沿时,张昊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帆布包往肩上一甩,大步走出了跨院。他的背影在晨光里拉得很长,像根倔强的扁担,一头挑著城里的风雨,一头挑著村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