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游49城(1/2)

早饭的最后一口火烧咽下去,张昊擦了擦嘴,看著院里的家人,忽然提议:“今天我歇班,带你们出去转转?爬长城,逛故宫,晚上再吃顿羊肉火锅,咋样?”

“真的?”夏荷手里的豆浆碗差点掉地上,眼睛亮得像两颗黑葡萄,“能去长城?俺们只在画儿上见过!”

“当然是真的。”张昊笑著点头,看向爹娘,“爹娘也一起去?长城上能看见老远,风景好得很。”

爹磕了磕菸袋锅,眼里带著点嚮往:“年轻时候听人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就是一直没机会去。去!今天就当回好汉!”

娘也笑:“去看看也好,不然老了连京城啥样都不知道。就是会不会太费钱?”

“放心,不了多少。”张昊早有准备,从兜里掏出几张票证,“车票、门票都备齐了,中午就在外面吃,简单点,晚上的火锅我请,保证让你们吃舒坦。”

春桃手脚麻利,很快就找齐了出门要带的东西:水壶、草帽、擦汗的布巾,还把剩下的火烧用油纸包了,说是路上饿了垫肚子。

一行人锁好跨院的门,说说笑笑往公交站走。58年的京城街头,自行车流像潮水似的,叮铃铃的车铃声此起彼伏。公交车是绿皮的,车身上刷著“为人民服务”的標语,刚停稳,门一开,人就跟沙丁鱼似的往里挤。

“慢点,別挤著老人。”张昊护著爹娘和春桃她们,好不容易才挤上车。夏荷和秋菊从没坐过公交,扒著车窗往外看,眼睛都不够用了,路边的高楼、穿著中山装的行人、骑著摩托车的邮递员,样样都新鲜。

到长城脚下时,日头已经升得老高。远远望去,长城像条巨龙,盘在连绵的山头上,青砖砌的城墙在阳光下泛著青灰色的光,垛口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头。

“我的天爷”娘站在入口处,仰著脖子看了半天,才吐出句话,“这得多少力气才修得起来?”

“秦朝时候就有了,修了好几百年呢。”张昊扶著爹,慢慢往上走,“慢点,台阶陡。”

春桃最细心,一直跟在娘身边,时不时扶一把:“大娘慢点,踩稳了再挪脚。”

秋菊则被城墙的砖块吸引,伸手摸了摸:“这砖都磨圆了,得被多少人踩过啊。”

夏荷最活泼,像只小松鼠似的躥在前头,回头喊:“昊哥!快来看!这儿能看见云彩!”

张昊笑著跟上,站在垛口边往下望。群山连绵,层林尽染,风一吹,树叶“哗啦啦”响,像在说古老的故事。爹站在旁边,张开双臂,深吸一口气:“痛快!站在这儿,心里都敞亮了!”

爬到烽火台时,大家都累得直喘气。张昊拿出水壶,给每个人递过去,又把火烧分了:“歇会儿再走,不急。”

娘坐在台阶上,看著远处的风景,笑著说:“以前总听人说京城好,今儿才算见著真章。这长城,比戏文里唱的还气派。”

歇够了,又慢慢往下走。夏荷捡了块长城砖的碎块,宝贝似的揣进兜里:“回去给村里的娃子看看,俺真的爬过长城!”

从长城下来,已经过了晌午。张昊带著大家在附近的饭馆简单吃了点炸酱麵,又赶去故宫。

朱红的宫墙高耸入云,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著金光,刚走到午门,秋菊就忍不住“哇”了一声:“这门比俺们村的祠堂大十倍!”

宫里的游人不多,大多是穿著军装的干部,或是像他们这样来开眼界的老百姓。张昊一边走,一边给家人讲:“这是太和殿,以前皇上开会的地方;那是御园,娘娘们逛的”

娘看著殿前的石狮子,小声说:“这狮子雕得真威风,就是看著有点嚇人。”

爹则盯著地上的金砖,用脚尖蹭了蹭:“这砖咋这么亮?跟擦过油似的。”

“听说这叫金砖,是用糯米汁和泥做的,敲著跟金属似的响。”张昊也是以前听人说的,这会儿现学现卖。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伴你閒,101????????????.??????超方便 】

逛到御园时,夏荷被池子里的锦鲤吸引,蹲在栏杆边看了半天,嘴里念叨:“比村里的鯽鱼好看多了,红的、金的,跟画儿上的一样。”

秋菊则对著一棵老柏树出神,树干上缠著红绳,掛满了祈福的牌子。“这树得活了几百年了吧?”她小声问,像是怕惊扰了老树。

从故宫出来,天已经擦黑。晚风带著凉意,吹得人脖子后面发凉。

“走,吃羊肉火锅去!”张昊搓了搓手,带著大家往胡同里的老字號火锅店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