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王越(2/2)
直到成化十六年韃靼再次犯边,这一次宪宗皇帝启用了汪直监军,由保国公朱永领兵,王越提督军务的组合。
也正是这一次出征,奠定了整个成化朝最辉煌的一次战役,王越,汪直一同领兵奔袭威寧海大破韃靼,达延汗溃逃,斩首数百,俘获旗纛十二面,牲畜六千余,輜重无数。
汪直因此一战成名,王越也成为了整个大明为数不多的,以文臣之身得到爵位封赏的大臣。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对搭档太过契合,此后数年当中,汪直和王越不断领兵出征,屡获新功,也同时被打上了汪直一党的標籤。
再之后,汪直倒台,王越也被夺去爵位,贬为庶民,迁居安陆。
最可笑的是,以王越如此偌大的功勋,他被贬的罪名竟然是党同伐异,加上私下写诗,心怀怨愤。
这样的处置,怎能让王越不觉得冤枉呢?
时至今日,朱祐樘当然能明白,王越被贬,这些理由只是明面上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王越的军功太盛,他和汪直的这对组合,实在是太惹眼了。
所以汪直被罢,王越也必须要被贬,而且要一贬到底,否则的话,朝中这些得罪过汪直的大臣们不会安心。
而且……
朱祐樘心中浮起一抹嘆息,没再继续想下去,而是道。
“朕打算召回王越,恢復他的爵位官职,另做任用。”
他没再说什么重新查当年案子的话,因为只要有点脑子的人就知道,当年的案子就是个笑话。
王越被压了这么多年,也该是时候把属於他的东西还给他了。
戴义显然没有想到,朱祐樘这么快就已经下了决定。
迟疑片刻,他还是旁敲侧击的问了一句:“那奴婢这就去內阁传旨,召威寧伯回京?”
“不……”朱祐樘抬头看了戴义一眼,眼中闪过一抹思索,隨后道:“让杨鹏去一趟安陆,先將王越带回来,其余不急。”
戴义微微一愣,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点头道:“那奴婢这就去召杨公公进宫。”
隨后,他便退了下去。
朱祐樘则是望著他的背影,心中多了一抹思索。
將这件事暂时搁下,朱祐樘总算腾出空来,看向了另一份徐溥的奏章。
不过,有了刚刚的那番心绪起伏,他此时再看这份奏章,未免有些兴致缺缺。
但下一刻,当他看清楚其中的內容之后,却又不由打起了精神……这份奏章,竟然也是议论边事的?
这可就奇了。
要知道,按照朱祐樘对徐溥的了解,这位徐阁老,可是个妥妥的清流模板。
纵观他的官场之路,从翰林院到太子府,再到吏部和內阁,徐溥走的是纯文臣的路子,和武事基本上半点都不沾边。
朱祐樘原本以为,他会把自己论述的重点,放在对文官的管理和监察上头。
可谁曾想,他竟然也写的是和边事相关的……不对,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
將奏章看完之后,朱祐樘眼中不由闪过一抹好奇。
思索了片刻,他將其他的这些大臣送上的奏章也找了出来,又看了一遍之后,很快便有了决定。
“把这些奏章抄录下来,送到內阁,六部和都察院去,明日午后,召见內阁大臣,六部尚书及都御史武英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