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刘备:孔明在家吗?(2/2)
“孙將军?哪位孙將军?难道是……孙仲谋?”
阿青点了点头。
“正是。”
徐庶面色大变,沉默了一会儿,行了一礼,与阿青告別。
然后他返回刘备面前,面色沉重的向刘备行礼致歉。
“明公,孔明並未在家,劳烦明公白来一趟,庶惭愧。”
“无妨,无妨,此番见不到,那就改日再来拜见吧,元直何须惭愧?”
刘备摆了摆手,虽然有些失望,不过这种事情实属正常,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徐庶显然不这么认为。
“改日怕也是见不到了。”
刘备闻言,顿感奇怪。
“元直何意?”
徐庶抬起头,看著刘备。
“数日前,孙仲谋亲自来访,孔明已经投效於孙仲谋,隨孙仲谋离开了。”
“???”
刘备闻言,先是一愣,而后是满脸的错愕。
“孙仲谋亲自来访?他……投效了孙仲谋?”
不单单刘备感到错愕,一旁的伊籍也感到错愕——诸葛亮的名字他是听过的,在荆襄士人圈子里不能算名声很好,但是名声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很大的。
他怎么会投效孙权呢?
刘备也是真的觉得自己无法理解这件事情的发生。
首先是孙权亲自来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这件事情。
隆中就在襄阳西北,属於荆襄腹心之地,孙权作为敌对势力的首脑,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这里的?
荆州官府沿途的关卡、哨兵都是摆设吗?
其次,诸葛亮怎么会投效孙权呢?
按照徐庶所说,荆襄大族黄氏、蒯氏和庞氏都和诸葛亮有亲缘关係,而这些家族也都和刘表关係匪浅,属於荆襄大地上的既得利益者。
更別说诸葛亮的妻子黄氏乃是荆襄大族之女。
就刘备所知道的,黄氏话事人黄承彦的妻子和刘表的妻子同为蔡氏女,两人可是正儿八经的连襟,如此算来,诸葛亮和刘表本人也是亲戚。
有这层关係在,诸葛亮怎么会投效孙权呢?
孙权现在可是整个荆襄大地的敌人啊!
一念至此,刘备忽然得出了两个猜想。
“元直,究竟是孔明想要追求功名利禄而跟隨孙仲谋,亦或是黄氏眼见景升兄战败,欲图改换门庭、投效於孙仲谋获得更大的益处,这才让孔明跟隨孙仲谋?”
徐庶最开始也是和刘备一样的错愕,但是他心思灵敏,快速思考,很快得出了一个他不太愿意接受的结论。
但这个结论和刘备所想的有些不同。
“就庶对孔明的了解来看,孔明並非是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否则以他的身份,可以很轻鬆地在刘镇南麾下获取官职,也必然可以平步青云,创建一番功业,但他却选择了隱居不仕,数年来无所追求。”
刘备想了想,觉得徐庶说的也有道理。
那么答案就是……
“是因为黄氏的要求?”
刘备紧锁眉头,看著徐庶道:“黄氏一族深受景升兄厚恩照抚,危难之际,居然率先背弃景升兄,这绝非仁义之举!黄氏好歹也是书礼传家的士人家族,做出这种背主之事,难道不怕天下人的耻笑吗?”
徐庶却觉得不太对劲。
“明公,以庶对孔明的了解来看,孔明不太可能因为黄氏的要求而做出违背心意的事情,所以……”
“所以是诸葛孔明自己决定投效孙仲谋的?”
刘备疑惑道:“虽然说诸葛孔明的確没有出仕荆州,但是他这样做,对於黄氏和其他各大家来说,也不是好事吧?”
“具体是怎么回事,也只有见到孔明或者取信询问他自己才能得知了。”
徐庶摇头道:“可现在庶非常担心,孔明投效孙仲谋的事情,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动盪。”
刘备略有些猜测。
“元直,你的意思是?”
“孔明虽然不曾出仕荆州,可他毕竟和三大家都有关係。”
徐庶看向了伊籍,缓缓道:“以当前孙仲谋强势而刘镇南弱势的处境来看,孔明投效孙仲谋,在某些人看来,或许是一种象徵也说不定。”
伊籍方才一直沉默,可徐庶这样一说,他憋不住了。
“元直,你是想说,使君身边会有人准备暗中投降孙仲谋吗?”
徐庶摇了摇头。
“没有证据,庶不敢乱言,但是此事发生的实在是蹊蹺,我是希望刘镇南能够重视起来,把要害的职位,尤其是兵权,一定要託付给信得过的人,否则刘镇南不败於孙仲谋,却要败於內乱了。”
徐庶一番话把刘备和伊籍说的心情沉重,一行人只能快速离开隆中,而后快马前往襄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