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在路上(2/2)

这本书写了一个月零三天,收穫巨大,最开心的是,大家既然把这本书捧到了pk66本书里的第七名,都市排行榜前五十,总收藏近三千。

这是很值得骄傲的成绩。

是我没想到的。

原本只是想写个乐子,起点书友这么给力,还是认真点吧,决定开新书,把人设好好写写,这样才能对得起日益增加的书友。

有几个问题简单回答一下:

1.剧本卖一百万?任谁能写成保底一亿票房,或者说价值一亿票房的剧本,一百万也不缺人买,这只是一笔生意,换算成,一包华子卖一百元很少人买,可这包华子如果能保证认识到贵人,这一百大部分人会出。

当然,票房多少,我认为导演的作用大於编剧,同时也没人敢保证剧本一定能卖多少票房,书里路北敢赌,是因为先知先觉。

如果还觉得不可思议,你对!

2.对赌在娱乐圈是非常常见的基操,既然常见,就没有解释必要。

3.本人本职是编剧,编剧不是什么高大上工作,编剧只是一份普通工作,坐班实习编剧一样是1500起步,能独立出本也不过平均四千。

编剧分水岭在於出成绩。

一个院线剧本五万字,按新人最低卖价五万块算,合,一个字一块钱。

当然,网络大导电影和短剧价格更低一点,牛角尖总是钻不完的,卡梅隆剧本也有一美元卖,金庸版权也有一块钱卖的时候。

钻牛角,肯定就是你对,你专业,我吹牛皮。

接上,成熟写手理论上一天能出两万多字,两三天挣五万,为什么还说月均四千?

这就是理论和实际的差別。

写了未必有人要,要了肯定要改,理论上一天能写两万多,实际上能用的可能只有两百字。

实际上,写歌,有人可以灵感大爆发几分钟写出来。

写剧本不存在这种大爆发,因为它需要长时间完善,不可能一个灵感就能支撑全局。

实际生活中,有人十年去写一个剧本,但没有人十天就能完成一个剧本的。

半成品另算。

编剧的上限很高。

真正成名的编剧,手下有工作室代笔,比如…算了不得罪於妈小四六六这些,所有编剧,其实都有。

到了那个程度,剧本只是生意之一。

什么一百万一千万,只要你敢想。

如果冯小岗没卖公司,你敢信一个刚成立一个月的新公司,收购价达到10.5亿?

这里头的门门道道。

下本书里在说吧。

它不是简单的白菜,价值就在1-3块钱。

娱乐圈也不是非黑即白。

收藏本书的两千多位书友,非常感激大家的陪伴,喜欢的朋友请期待4月5號,我们再出发。

不喜欢的朋友,很理解您,我们都希望別人认同自己的理解,但很显然,您不会认同我,我也改变不了您,咱们在此別过,不做无谓的强求。

另外很抱歉,可能是语式表达的问题,本书九成书友来自於南方,请见谅,不是学术不精,而是打小习惯的表达方式,確实存在一定偏差,见谅!

娱乐是个圈!

下本书再见!

感谢支持!爱所有人!爱这个五彩斑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