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阻止了燕国动乱(2/2)
自此,卢缩造反之事算是处理完了,燕国差一点被张胜鼓动动乱的事,也被刘如意制止了。
眾人又在准备返回长安復命的事宜了。
刘如意在离开赵国之前,又被赵国的子民找了上来,这次是农田耕种的事宜。
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刘如意,能不能也改良下农耕器具,让他们耕种会更省力,效率更高一点。
毕竟,纺织、矿业、建筑几方面,都已经有了改善的东西,唯独农耕没有。
而且农耕尤为重要,赵国还算富饶的封国,都为农耕之事发愁,更別提那些贫穷的代国等地了。
都是自己的子民,也是自己的封国,刘如意自然是没有理由拒绝,也不会拒绝。
他还是与以往一般,与百姓一同前往耕种之地,实地考察西汉初年,耕种的水平技术。
果然,不出他所料,太过於落后了。
对於他这个两千年后的人来说,改良耕种之物太过於简单了。
因为,此时的赵国,连耕种的犁都没有。
刘如意將图纸画好,隨后交给了少府蒋成。
待犁製作出来,他又亲自教百姓如何使用。
这种亲民的形象,瞬间便刻入了赵国子民的心中。
“赵王殿下,该回去长安了!”樊会前来催促,但態度与语气儼然已是客气了许多。
毕竟刘如意这一次,將卢綰之事处理的很完美,还救了他樊会一条性命。
若真让卢綰逃到匈奴,吕雉是满意了,但对於刘邦来说,確实是一件不太好的事。
“嗯,那便明日启程出发吧。”刘如意自然也是知道,已经在赵国待了有些时日了。
隨后,他唤来了赵尧,暂时同天子剑发號施令,令他暂时將燕国也代为管理。
赵尧若宠受惊:“赵王殿下,此事臣可以答应你,但必须有时日限定,三十日內,殿下必须让陛下派遣新的燕王前来上任,否则臣不能答应殿下的命令。”
刘如意笑了,他知道赵尧的担忧,赵尧只不过是一个赵国的丞相,代为管理赵国而已。
这种职位,本来就很忌讳,若不是刘邦对赵尧的信任,是决计不会让他来的。
但这种也只是暂时的,时间绝不会长久,否则容易使这人做大,掌权整个赵国,到时真的赵王来了,都可能会被架空。
而一个封国的丞相做大了,那就容易出现变故,比如生出异心,造反之类的。
像陈稀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有了陈之事后,刘邦定然是对这些封国的丞相更为防范监督了。
赵尧是个聪明人,赵国他不担心,刘如意已经很得赵国子民的爱戴欢迎,他也没有丝毫异心。
但燕国就不一样了,若让他同时担任两个封国的丞相,刘邦知道,面上不说什么,但肯定会防范的。
所以,他不想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猜忌风险,就与刘如意限定了时日。
三十日,足够刘如意回到长安,再告诉刘邦,让对方派新的燕王过来上任了。
包括赵国,他都准备要卸任了,刘如意如今的能力,已经可以治理赵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