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2)

沈令月哇哦一声,跟燕宜小声蛐蛐:“安王这是要评选感动大邺十大人物啊,也太舍己为人了吧。”

当王爷当到他这份上的,还是第一次见。

边走边聊,前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精巧绝伦的小院。

“这便是安王妃住的正院了。”郑纯筠又道:“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处院落过于华丽,与整个王府格格不入?”

沈令月和燕宜点头。

“是了,因为安王说,他自己曾发愿天下再无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百姓,但安王妃嫁给他可不是要跟他一起受苦的,他自己简朴一点没关系,但不能少了王妃的尊荣和体面。”

安王是已故郑老尚书的弟子,郑纯筠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安王是什么绝世好男人啊,除了生不出孩子,简直完美。”

沈令月悄悄竖了个大拇指,燕宜连忙把她的手拍下去,“来人了。”

安王妃的丫鬟走出来,熟稔地迎接郑纯筠她们进了院子。

进了正厅就发现,其实安王妃的日常用度也没有很奢华,只是基本维持在王妃的品阶上。

安王妃本人也打扮得十分家常,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生了一张圆盘脸,眉眼细长,琼鼻樱唇,很是端庄。

只是眉心处带着两道浅浅的印痕,像是蹙眉的时候多了,长久留下的痕迹。

“纯筠来了,快坐。”她亲切地拉过郑纯筠的手,目光在沈令月和燕宜脸上稍稍停留了一瞬,带着隐秘的打量,“这两位是?”

郑纯筠介绍了沈、周的身份,安王妃不知为何,竟悄悄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又真切了几分,“原来是陛下做主,赐婚给昌宁侯府的两位新妇,真真是一个瑶台月下谪仙子,一个人间富贵解语花。”

安王妃身份尊贵,又算是二人长辈,当即脱下腕间的一双玉镯,赐给二人做见面礼。

“你们能同嫁到一家,做了妯娌,也算是缘分。这对玉镯是从一整块青玉上雕琢出来的,合在一起便是双鱼衔珠的图案,你们一人一只,以后要和和美美,友爱互助,早日为昌宁侯府开枝散叶。”

沈令月和燕宜接过玉镯,相视一笑。

她们俩可是两辈子的缘分,要永永远远都不分开才好。

落座看茶,燕宜和沈令月说明来意后,安王妃看她们的目光又慈爱了几分。

“别担心,你们还年轻,孩子早晚会有的。”

沈令月嘴快道:“我们也是想多做善事,多积功德,让老天看到我们的诚意嘛。”

“其实诚意也不光是在这上面……”安王妃突然露出一个有点自嘲的笑意,又连忙端起茶杯掩饰地抿了一口。

她放下茶杯,又恢复了慈爱长辈的模样,“但你说得对,老天爷一定会保佑真心做善事的人。”

沈令月感觉安王妃有点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她和燕宜从进门起表现一直很好,没露馅啊?

燕宜适时开口:“不知我们今日可否有缘向太妃娘娘问安?若是来了王府却不拜见长辈,恐有失礼之嫌。”

沈令月立刻坐直,期待地看向安王妃。

然而安王妃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你们来得不巧,太妃娘娘自法会结束后便出了府,到城外的莲华寺静修去了。”

太妃不在安王府?

沈令月给燕宜使眼色:现在怎么办?

燕宜倒是不太意外,她来之前就做好了这趟可能见不到太妃的准备,只是没想到太妃压根不在王府里。

她面露遗憾地点点头,“看来我们和太妃娘娘无缘了。”

一边说着,一边借着衣袖遮掩,给沈令月比了个手势。

——执行第二套计划。

沈令月接到信号,开始拉着郑纯筠聊那天的观音法会,聊着聊着,成功把话题引到了扮作观音的少女身上。

“啊呀,真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眉心天然一点红痣,也太好看了。”

她本就生的一张讨喜灵动面孔,表情夸张一点也不会惹人厌烦,反倒逗得安王妃掩唇轻笑,“那你算是问对人了。”

沈令月激动地握了下拳头,“王妃知道她的身份?求求您了,快告诉我吧。”

安王妃不吝相告:“那姑娘名叫妙善,是跟在太妃身边伺候的侍女,十分灵透,五台山上的大师都说她有佛缘呢。”

燕宜试图套话:“原来是太妃娘娘一手调教出来的,想必她一定是从小就跟在太妃身边伺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