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硅基半导体(求追读)(2/2)

白米仓胡同十六號院。

“淑芬,有没有收到信件?”

刚到家,周志民便问道。

他在四月第一天就投稿了。

这头快过去一周时间了,在他看来,也应该差不多收到稿件了吧?

为什么?

因为他投稿的地方就在北大。

距离也就是十几公里而已,很近!

“没有哦,大哥,你不要急,再等等嘛。”

周淑芬的回答,让周志民摇摇头。

也不是失望,而是无奈。

“你今天有没有什么问题?我来帮你辅导功课吧。”

“好的大哥。”

虽然她晚上去夜校,也可以问老师。

但肯定不如她大哥有耐心。

不过,只是辅导了二十多分钟,老三她就喊吃饭了。

“周淑敏,快去喊你弟弟回来吃饭。”

“好的三姐。”

还在大院门口跟其他邻居孩子玩耍的周志军。

被他四姐一喊,立马就回家。

虽然他贪玩,但吃饭更要紧。

晚饭过后,周志民送老二去夜校。

回来之后,打开电灯,四兄妹一起学习。

老五虽然还没上学,但也被他三姐按在饭桌旁写字,嗯,写他自己的名字和数字。

从认字开始慢慢学。

隔壁邻居,赵大军他母亲,透过窗户,看到周志民家亮著灯,忍不住道:

“这个小周,也不知道省著点钱,每天晚上打开电灯,嫌钱多么?”

他们赵家,虽然也拉了电线,但大多数时候,还是用煤油灯。

这时期的电费收费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区电费收据,另一种则是灯电费收据。

电费回收採用每月定期上门抄表。

对普通用户由单位派人持收据上门挨家挨户现金收费。

反之非现金结算的单位用户,则单独设立『特区』抄表区,按照明灯具数量及功率计算。

所以赵大军家就是普通用户

那么电费就按照每度电五毛一分钱收取。

周志民家跟赵大军家情况差不多,都是按照每度电五毛一分钱收取。

但周志民家只有一盏二十五瓦电灯,所以每月耗电不多。

换句话说,他家只有厨房这间房才安装了灯泡。

另外两间房没有电灯,只能使用煤油灯。

“娘,你管那么多干嘛?”

赵大军抱怨道:

“你现在就应该好好养身体。”

他母亲刚生了一对龙凤胎,身体虚弱得很。

作为家中长子,他得照顾好家里。

为响应上级『人多力量大』的號召。

不管是赵大军家,还是隔壁的刘家,孩子数量都超过一个巴掌。

但赵大军母亲今年已经三十七岁了。

往后应该不会再生了。

“我知道,还用你说?”赵母翻了个白眼,眼珠一转,道:

“对了,你去看看周志民他们兄妹在干嘛?怎么一晚上都在开著灯?”

“国家在几年前就號召节约用电,咱们附近的路灯不都换成小灯泡了嘛....”

赵大军才懒得打听別人家在干嘛。

但他母亲坐月子,无聊得很,对这种八卦反而非常上头。

他不去,自然是叫他弟弟妹妹去。

几分钟之后,他弟弟赵大明回来了:

“娘,周志军他们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