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变动(1/2)

李科长和特高课关於那则“矿產消息”的烦恼,陈默並未放在心上。那不过是隨手布下的一步閒棋,能搅乱对方心神固然好,即便不能,也无伤大雅。他的注意力,早已投向更深更远的地方。

“樵夫”松井开口后带来的“新火”,必然灼热。组织让他“静候佳肴”,他便耐心等待。他知道,这佳肴或许美味,但也必然烫手。

日子依旧在监听商业电台和戏曲节目中滑过,76號內部的颓丧气氛有增无减。中村几乎成了隱形人,李科长也懒得多管閒事,只要不出大乱子,他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天,一份来自总务科的普通內部通知打破了科室的沉闷——因近期“工作需要”及“人员变动”,將对部分科室的职员岗位进行“微调”。名单后面附著一串名字和新的部门分配。

这种调动在76號內部不算稀奇,尤其是在经歷了之前的风波之后。眾人大多懒洋洋地听著,关心著自己会不会被调去更差或稍好的部门。

当念到“电讯科陈默,调任总务科档案股”时,只有零星几道目光瞥向他,大多带著点同情或漠然。总务科档案股!那可是76號里出了名的“养老院”+“冷衙门”,整天跟发霉的纸片子打交道,毫无油水,更接触不到任何核心机密,是发配边缘人物的典型去处。

看来,上次的“矿產消息”事件,虽然没让陈默被直接怀疑,却也让李科长觉得他“晦气”或者“无能”,顺手就把他清理出相对还有点技术含量的电讯科了。

陈默低著头,脸上適当地露出一丝失落和茫然,心里却瞬间亮如明镜!

档案股?

这绝不是发配!这是组织运作的结果!“静候佳肴”——这“佳肴”的餐桌,恐怕就设在档案库那些浩如烟海的卷宗里!

“樵夫”吐出的新情报,必然指向某些被封存的、过去的秘密。而要查阅这些秘密,再也没有比档案股更合適、更不引人注意的位置了!

这步棋,走得妙极了!顺水推舟,合情合理,將他从略有风险的技术岗位,调到了一个看似边缘、实则却能接触到更多“歷史”情报的关键位置!

李科长还假惺惺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陈啊,档案股工作虽然枯燥,但胜在清閒安稳,不容易出岔子。好好干吧。”

陈默唯唯诺诺地点头:“谢谢科长,我……我一定好好干。”

第二天,陈默就去总务科档案股报到了。档案股股长是个姓赵的胖子,终日捧著个紫砂壶,对谁都爱答不理,显然也是个混日子的主。他对陈默的到来只是抬了抬眼皮,隨意指了个堆满旧档案架的角落工位给他,交代了几句“按时上下班”、“不许带明火”、“查阅要登记”的规矩,便不再多管。

档案股的环境確实沉闷,空气里瀰漫著旧纸张和灰尘的味道,光线昏暗,只有几个老职员在慢吞吞地整理著文件,安静得能听到老鼠啃噬纸角的声音。

陈默却如鱼得水。

他表现得比在电讯科还要沉闷和勤恳,每日里就是埋头整理那些积压多年的、无人问津的陈旧档案,仔细地给它们重新编號、登记、归类,动作一丝不苟,却慢得让赵股长十分满意——这才像是来养老的样子嘛。

没人知道,陈默那双看似无神的眼睛,正以惊人的速度扫描著经过手的每一份文件標题、编號和摘要。他的大脑,在系统的辅助下,如同最高效的索引机器,疯狂地构建著76號秘密档案库的立体地图。

哪些档案是关於过去人事任免的?哪些是行动报告?哪些是经费报销?哪些涉及早期的特务训练?哪些又標记著“销毁待审批”或“永久封存”?

他並不急於立刻去翻找目標,而是耐心地、全面地熟悉著这里的一切。他知道,安全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彻底摸清环境、规律,並確保自身绝对安全之后,才能动手。

几天下来,他已经对档案股的运作模式、人员习惯、监控死角了如指掌。赵股长每天下午三点雷打不动要溜出去喝茶听评弹,另一个老职员耳朵背,还有一个总是打瞌睡。库房最深处的几个架子,堆放著年代最久远、被认为最无价值的卷宗,几乎无人踏足,而且恰好是一个监控探头的盲区。

时机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