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李泰出手,行踪暴露(1/2)

第120章 李泰出手,行踪暴露

李泰惊呆了。

隨即而来的怒火席捲全身。

他腾的一下站起身,神色变得可怕。

“来人!”

蓝田县位於京畿一带,与长安城不远,其蓝田玉闻名天下,好一些大族在蓝田县都有自己的玉矿。

皇室玉矿位於紫东山,紫字象徵紫气东来,象徵皇室特殊。

於慎言为主,张文为辅,清点皇室玉矿的存余。

李泰到来的时候眾人惊呆了,完全没想到他会亲自过来。

一是因为他的身材不適合长途跋涉,二是因为其身份的敏感度。

不过是一座皇室玉矿,再不然也只会派雍州长史到来,却不料是本人。

“拜见魏王殿下。”

於慎言忍著惶恐上前行礼。

张文瑾等人交换著眼神,一时间都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柴令武呢?”

李泰身穿蟒袍,头戴金簪。

胖乎乎的身材非但不显喜,反而让人颤慄。

身后只有十多名雍州府卫兵,但没人敢因为卫兵的数量而小。

没人回话,眾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於慎言,你来说。”

李泰目光落在於慎言的身上。

他知道,这人是李象安排进来,是太子的人。

想著过段时间,以某罪名將其调走,不料这么快就被咬了一口。

“回殿下,柴駙马被皇长孙带走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顺畅,1?1??????.???隨时读 】

於慎言如实回答。

“带去了哪里?”

李泰眉头微皱,语气变得森严。

“下官没敢过问。”

於慎言道。

“谁让你查封皇室玉矿的?”

李泰沉吟片刻,扫了眼玉矿的情况。

矿口推了一筐筐质量不一的玉石,却没见矿工。

不用想,肯定是被带走盘问了......看样子都是有备而来。

“回殿下,下官收到密报,有人秘密开採皇室玉矿。”

“但据下官所知,圣上已经要求停工转交,故而以为有人假借殿下的名义盗窃,特来查看。”

於慎言吸了口气,忍著心中的惧意,將提前准备好的措词说出。

“本王收尾工作而已,谁举的报?”

李泰沉声道。

“下官不知,是密报。”

於慎言摇摇头道。

“有柴令武在,你还能查封,还能让没有职权的皇长孙將人带走,於慎言你失职了。”

李泰目光如电,煞气逼人。

简单几句话,他就將於慎言定了罪。

“下官......

於慎言脸色一变,想要辩证。

李泰直接挥手打断:“来人,拔掉於慎言的官袍,停职扣押。”

於慎言大惊失色,李泰身后的卫兵已经朝他走去。

他喊冤,但李泰视若未睹,卫兵也不理会。

张文等人看在眼里,面面相,但都不敢妄动。

面对身兼雍州牧的魏王,本身就有权处置於慎言,他们最多只是求情。

但显然没用。

“蓝田县的人来了吗?”

李泰又扫向张文等人,目光很快落在张文身上。

狄仁杰和李象不在,现场官职最低的是张文,几乎能一眼认出其不同。

“下官蓝田县县丞张文,拜见魏王殿下。”

张文出列,低著头。

“拿下,一併拔掉官袍停职。”

李泰再次下令。

张文张张嘴,又识趣合上。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他的解释註定没用。

但本身就是他听从李象的意思行动,解释更加无力。

“魏王殿下,下官是奉阎侍郎命令而来。”

刑部郎中抹了抹额头的汗水。

“大理寺是谁带队?人呢?”

李泰道。

他收到的消息是大理寺也安排人过来。

但现场没有看到大理寺的官员,他们的卫兵也不在。

“狄仁杰带队,跟隨皇长孙离开了。”

刑部郎中汕汕道。

“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李泰沉声道。

“不知。”

刑部郎中摇摇头。

“全部带走,押回雍州府,查明后再处置。”

李泰冷冷丟下一句话,钻进一旁的马车,快速离开。

看似都是抓回雍州府,不用那么麻烦一开始將於慎言和张文停职拔掉官袍再抓。

但实际上,李泰这么做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於慎言和张文罐都属於他管辖,可以停职处置。

没有官职庇护,他们遭到的拷问会比刑部郎中的更重。

李泰回到雍州府,坐镇雍州牧值房,签署一份通缉令,全城通告。

针对的不是李象,而是柴令武,私藏禁物,提供行踪者,重赏!

画像和公告,很快贴在京城各处热闹场所。

一时间,雍州府、长安县衙、万年县衙的衙役全部出动,寻找柴令武的行踪。

京城的许多百姓也盯看来往路人,想要魏王殿下亲自承诺的那一份重赏。

郊外,村庄,一户贫苦农户家庭。

庭院养著鸡鸭,来回走动,鸡鸭屎味略显芬芳。

老妇带著年轻的媳妇在织竹篮售卖,为贫困的家庭出一份力气。

李象和狄仁杰以及柴令武在这里休息,一旁还有个农户家的稚童,好奇望著他们。

“皇孙,你上次躲开搜捕,也是躲进农户家?”

狄仁杰好奇问道。

搜捕,肯定是优先搜查城中,然后才是郊区。

搜到了郊区,也是从乡里开始搜查,然后才是村庄。

可谁会想到,身份高贵的皇长孙,竟然会躲进村贫瘠农户家里?

是他,他不会选这样的地方,总感觉有点格格不入,觉得不安全,和身份不符。

“仁杰,你有没有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李象感嘆。

有房,有庭院,养几只鸡鸭,种一点小菜。

想前世在大城市生活,总期待著放假能回爷爷的农村,待上三五天,很是愜意。

不过可惜,这年代的经济结构单一,这样的生活过於贫苦。

“啊?你太高看我了,我没这种情操。”

狄仁杰愣了下,摇摇头道。

也许这就是李象能写出《登高》的原因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