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节目採访(1/2)

第二天,他一觉睡到了十点钟,醒来时屋里静悄悄的。

抬眼一看,床头柜上已经放了一份油酥饼和几个肉包子。

显然是奶奶担心吵到他睡觉,又怕他不吃早饭会饿,悄悄將早餐放在这里。

郑继荣心里一暖,拿起饼慢慢吃起来。

等他洗漱完毕,奶奶又去书记家的藕塘帮工了。

他本来昨晚就劝她不要再去了,並且还从包里拿了钱出来塞给她。

但奶奶虽然把钱收了,可还是坚持著要去帮工。

说是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反正就几天的功夫,要做就做到底。

郑继荣也没有再强求,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他不知道该说这种坚持是没苦硬吃,还是老一辈人特有的固执和勤劳。

但现在的他只想顺著老人的心意,让她自在就好。

閒著无事,他坐在院子里逗弄著那几只圆滚滚的小狗崽,看它们追来赶去。

本来以为今天就会这样平静度过,但快到中午的时候,大队的书记突然骑著电动车,登门造访。

“阿荣,怎么回来了都不来村委会坐坐。”一个身材微胖、笑容和蔼的中年人笑著走进来。

郑继荣见状起身迎上去:“刘书记,怕您忙,主要也待不了太久,就没想去打扰。”

“哎,再忙你回来我也得来看看嘛。”刘书记摆摆手说道。

郑继荣搬来凳子,又进屋倒了两杯茶端出来。

两人在院子里聊起天来,大黄带著它孩子们趴在一边,时不时抬头望望。

寒暄了几句之后,这位大队书记终於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切入正题。

“捐款?”

“是啊,你也知道,过一个月就是咱们村庙会了,现在经费实在紧张,好多活动都办不起来。所以村里想著號召一下,看看你们这些在外地发展的乡亲,有能力的话也帮助帮助家里,热闹热闹嘛。”

郑继荣闻言点了点头,爽快应道:“可以,需要我捐多少?”

书记脸上顿时一喜,连声道谢。

他实诚说道:“这个也勉强不来,多少都行,只要能有这份心,心意到了就好。”

郑继荣笑了笑,取出支票本写下金额:“既然是为家乡文化事业添砖加瓦,那我就先捐十万,不够再说。这支票需要去县里的银行兑一下,隨时可以取。”

“够了够了,太感谢了。”

书记立马接过支票,郑重保证:“阿荣你放心,你这个捐款,庙会当天会专门贴红榜公示,把你的名字和捐款数目写得清清楚楚。”

郑继荣微微頷首,並没再多说什么。

书记又聊了几句,这才喜气洋洋地告辞离开。

郑继荣送到门口,俯身抚摸著大黄的狗头,目光却有些深远。

他昨晚跟奶奶说了好几次,劝对方別在农村待著了,去城里享享清福。

但老人始终摇头,怎么说也不肯离开老家。

某种意义上,这十万块既是为庙会出力,同样也是一份人情,希望村里能够多照顾照顾奶奶。

这个年代,在农村一个没有子女在身边照看的老人,过的会很不容易。

他不得不做长远打算。

转眼间,郑继荣已经在老家待了两三天。

这几天他也没有断了和京城那边的联繫,按照中影的最新匯报,《惊魂记》排片率已经上涨到了43%,票房节节攀升。

不到一周的时间,已经突破了千万。

中影一直在催他儘快返京,配合下一阶段的宣传。

因为几天后,《夜宴》和《碟中谍3》就要上映了,这两部大片,毫无疑问会挤压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

为了第二周跌幅不要太大,他必须要儘快开始上节目做宣发了。

正当他准备告知奶奶即將离开的消息时,却突然发现有些异常。

这一天,奶奶却没有去藕塘帮工,反而穿著一身乾净整齐的衣服,一大早就整理著头髮,坐在院门口等待著什么。

不仅是她,村子里好多老人在今天都格外郑重,纷纷聚集在路口张望。

郑继荣心中疑惑,但也没有多问。

没一会,一个骑著摩托车的外乡人慢悠悠地走街串巷而来。

一看到他,奶奶和附近的老人家们都纷纷起身迎了上去。

郑继荣侧耳细听,只听到那摩托车后座上架著的喇叭里反覆播放著一段录音——

“照相啦,彩色照相,当天取片,十块一张。”

这个外乡人,是给人拍照片的?

郑继荣顿时恍然,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流动照相师傅的到来,会让老人们如此重视。

但当他看到排队等候的,都是已经年过七十、头髮白、步履蹣跚的老人家后,似乎明白了什么。

“荣哥,跟奶奶说了没?”

彪子这时从外面走来,低声催促:“老钱说中影已经约好了,三天后去参加访谈节目。”

郑继荣没有立刻回答。

沉默片刻,他忽然问道:“你带相机了吗?”

彪子一愣,下意识点头:“带了啊,二肥在京城买的什么高端设备,还都在车里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