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医词条(1/2)

自分了家,家里氛围就十分压抑。

以往两个嫂嫂就算不对付,面子上马马虎虎要崩著,不会闹的太僵。

现在好了,刚当家做主,就直接撕破脸皮了。

汪承平和苏小雅麻利的洗脸刷牙,各自拿了把柴刀,跟父母说了声,急匆匆的出了家门。

离开好远,两人才鬆了口气。

“小雅,你的两个嫂嫂关係如何?”汪承平笑问道。

苏小雅兄妹七人,她头上有两个哥哥,下边儿全是妹妹。

她的娘家在红苕村,非常偏僻,离大坪村有七八十里山路,没通公路,全靠步行,来往很不便。

汪承平去过两次,每次天不亮出发,傍晚擦黑才到,中途还不能休息太久,不然会走夜路。

空气清凉,吹在脸上格外舒服,苏小雅浅笑嫣然道:

“妯娌间不扯皮的很少,她们也一样,三天两头就会爭几句。”

“你也別担心,刚分家,大嫂二嫂还在磨合,时间长了低头不见抬头见,肯定会慢慢改变。”

汪承平轻笑道:“我担心个锤子,就是爸妈的情绪有些失落,他们怕是最不好受了。”

对长辈来说,家庭和睦说出去才有面子。

“我倒不觉得公公婆婆有多失落,或许对如今发生的事,他们心里早就有数。”苏小雅回道。

她虽然嫁过来才几天,却也听乡亲们说了,她那个婆婆可不简单,撒泼吵架在村里少有敌手。

汪承平轻轻点头,走在田间小路上,在前边儿带路,苏小雅蹦蹦跳跳跟在后边儿。

大坪村很穷,入目之处全是老旧的土房子,甚至还能看到不少低矮的茅草房。

村民们普遍穿著补丁衣服,个个面黄肌瘦,很难看到胖子,毕竟大多数人还在温饱线下挣扎。

不过,人们的精神面貌不错,尤其是分田到户后,家家户户都有了干劲。

这会儿时间这么早,田间山头四处可以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

走到仙女河边,就到了汪承平家的水田里,有小块地用竹竿搭建了膝盖高的草棚,用来育苗。

这是前天分到地后,两口子连夜种下的,为的就是黄瓜秧子早些长出来,方便大面积种植。

“要浇水吗?”苏小雅开口问道。

“我先看看。”汪承平走过去,把稻草揭开一角,往里瞅了一眼。

身前出现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虚擬屏幕,上面显示黄瓜育苗期还要五天,收穫时间还要32天。

也就是说,在“丰收”和“美味”词条辅助下,前后只用35天时间,汪承平就能收穫一季黄瓜。

並且上面还显示了亩產量,达到了惊人的12000斤,这个產量绝对算得上高產。

要知道这可是老品种黄瓜,亩產万余斤,比后世许多大棚蔬菜还要高,而且十分稳定。

【可选择中医词条:清热解暑,利水消肿,促进排便,减肥降脂】

每种植物都有四个中医属性词条可供选择。

但只能选择一个,激活后庄稼在生长时就会成倍放大该词条的中医属性。

“又蹦出来了。”汪承平直接忽略,对中医词条的投放比较谨慎,怕出问题。

所以这一批黄瓜只投放了固定词条,不会投放中医词条。

“不用浇水,这地方靠近河边,泥土水分很足。”汪承平让了位置,示意苏小雅上前瞅几眼。

实际上,等庄稼大面种植,才是系统发挥作用的时候。

系统可以扫描周围的情况,范围达到100mx100m,约15亩地。

不但可以投放词条,还能辅助浇水,一个念头就搞定了。

当然了,水不会凭空產生,需要汪承平去河里收取,空间保质,河水不管存放多久也不会坏。

庄稼种下后,不用施肥锄草,只需汪承平每月浇一次水,维持词条不消散就可以了。

苏小雅上前歪著脑袋看了几眼,才放心的把盖在竹架上的稻草覆盖上,直起身笑嘻嘻道:

“我刚看到几株嫩芽,没想到这么快就发芽了。”

“这季节温度高,最多再等五天时间,秧子长起来后,就可以移栽了。”汪承平笑眯眯说道。

看完黄瓜育种情况,两口子往不远处的山脚下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