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乡谊问候(2/2)

他抬起头,目光恳切:“事情关係到在岭南推广实学、兴办新式书院,还有一些关乎地方百姓生活安稳的紧急事务。老爷深知,这种信件,如果按照常规途径投递,要么石沉大海,要么经过多人转手,很难保证安全送达。小人身份低微,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更没有门路能直接见到这些大人物。恳请李老和各位乡贤,给小人指条明路,帮助小人完成主人的命令,不辜负老爷的託付。”

说完,他又深深地行了一礼。

厅堂里一片安静。

钱龙锡、徐光启,都是朝中位高权重的重臣,府邸门禁森严。

方掌柜和两位士绅都面露难色,皱紧了眉头。

李老爷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钱公是当朝阁臣,地位极高,寻常的拜帖,连他家的门房那关都过不去。徐老大人虽然以清流著称,但年事已高,现在多半是闭门谢客的状態。”他抬眼看向陈福,眼中精光一闪,“不过,老夫倒是想起一个人,或许是个转机。”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通政司右参议,王应华王大人,也是咱们广东同乡。他为人性情耿直,有古代君子的风范。去年陈公那份议论时政、直指朝廷积弊的奏疏震动朝野,別人都避之不及,只有王大人在某次清议场合,当眾称讚陈公『风骨凛然,直言之声震动天下,是我们读书人的榜样』!这句话虽然简短,但足以看出王大人对陈公的敬重之心非同一般。”

李老爷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如果能得到王参议的引荐,凭藉他在通政司任职的便利,或许能为福管事敲开钱、徐二位大人的府门,增加一分希望!”

一丝希望的光芒在陈福眼中亮起,但立刻又被他压了下去。

他沉声问道:“李老见识深远!只是小人一个布衣管事,怎么能贸然去拜见王大人?恐怕连他家的府门都进不去。”

“福管事考虑得是。”李老爷捋了捋鬍鬚,“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老夫身为会馆的值年,与王大人也算有几分同乡的情面。不如这样。”

他看向方掌柜和另外两人,几人默契地点了点头。

“由老夫出面,以粤东会馆值年的名义,先向王大人府上递一份普通的『乡谊问候』拜帖,隨信送些家乡的薄礼。方掌柜,我记得库房里还有几筐新到的岭南佳果和两罐陈年陈皮?一併送去。拜帖里只说会馆同仁问候同乡贤达,並顺带提一句:『听说南海沙贝陈公府上的管事陈福在京城,仰慕大人清名,或许有关於家乡桑麻农事之类的事情,想当面请教。』”

李老爷看向陈福:“这样,既不会显得唐突,又点明了你的身份和来意。王大人如果念及陈公的情分,或者对家乡事务还有关心之意,自然会有回应。这是『投石问路』,最稳妥不过。”

陈福心领神会,再次深深行了一礼:“李老考虑得太周全了,恩情如同再造!小人静候佳音!”

拜帖和土仪由会馆里体面的伙计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