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纺织问题(1/2)

启航在即,码头上一片忙碌。

装货的號子声、船板的撞击声不绝於耳。

水手休息的棚子下,几个原陈日新船队的老水手聚在一起,低声抱怨。

“那个新来的帐房,跟防贼似的盯著,领根缆绳都要画押三次!”

“还有那些总会派来管仓库的,那些总会派来管仓库的,规矩多如牛毛,以前哪用这么麻烦!”

“唉,感觉浑身不自在,像被绳子捆著。”

武训场上,陈帆正厉声指挥著队列操练。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

沙贝团练出身的队员动作虽略显生涩但標准相对统一,毕竟经歷过几次战斗的他们,又大多都是本乡本土的没什么问题。

原陈氏护卫出身的队员则显得参差不齐,有人站得松松垮垮,有人转向时差点撞到旁边的人,虽然他们单兵格斗或船上搏杀的经验可能更丰富。

“脚步!跟上!手臂!摆起来!”陈帆走到一个动作明显敷衍的原护卫队员面前,厉声喝道,“形同散沙,如何协同御敌?就凭这般散漫,如何护得住船货,保得住自家性命和薪餉?这一队,加练两刻钟!”

被点名的队员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色,但在陈自成远远投来的冷厉目光下,只得咬牙继续。

晚上的时候,一盏油灯昏黄。墙上掛著一条幅,上书四个大字:忠义守信。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註解:“护卫之责,在保船货周全,即保我琼林商会根基,亦保诸位薪餉分红之所系!此乃大忠!对僱主守信,诺不轻毁;对同袍仗义,患难相扶;此乃大义!识字,方能明契约,懂规矩,识大体!”

沙贝团练总司训,陈邦彦书。

陈帆站在条幅前讲解。

部分团练人员坐得笔直,听得认真,努力跟著学习,他们大多已经有过识字经歷,基础较好。

部分原护卫则哈欠连天,或眼神放空,或乾脆靠著墙打起了瞌睡,显然对这些“之乎者也”和“大道理”不以为然。

陈自成背著手在门口巡视,看到认真听讲的,微微点头,看到懈怠的,记下对方的样子。

课后,陈帆將团练骨干召集到角落,低声道:“翰林大人和总司训陈先生有训,护卫队之心,需儘快归向总会。尔等身为队正队副,乃眾人表率。平日操练之余,多与队员,尤其是原陈氏护卫亲近,同吃同住,聊聊家常。晓之以情,更要晓之以利,让他们明白,跟著总会,跟著琼林的规矩走,钱途更稳,前途更明!土地、子弟读书!土地、子弟读书,不是空话!简单说就行,就当他们是咱沙贝村的人。”

与此同时,陈忠在理事室接到杂役头目的报告,说码头和水手那边对总会规矩有些怨言。陈忠神色不动,只淡淡道:“知道了。按章程办事,莫要剋扣,和气解释。重点留意护卫队那边,新旧之间有何摩擦,牴触最烈者是何人,暗中记下,报我知晓。”

……

夜越来越深,琼林书院和陈府都静悄悄的,只剩下虫子的鸣叫声。

启明斋里,陈子壮的书房还点著油灯。

白天那份关於纺织坊初步运作的报告摊在桌上,上面写的都是生產效率低、產品质量粗糙的问题。

这份报告是商会总会理事陈德芳亲自考察后写的。

“纱容易断,织布效率低,织出来的次品还多。这也难怪,匠人都是从顺德急急忙忙请来的,手艺有高有低,不能太苛求。”陈子壮对这个结果並不感到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