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门路(2/2)

陈子壮微微一笑:“令斌有所不知,商事往来,既要防人之心,也要用人之能。陈德山虽为利来,但既然认了这层宗亲关係,又当著这许多人面作出承诺,便不会轻易毁诺。况且,如今开工是第一位的,我们確实急需这批原料,即便价格稍高,也只得如此了。”

数日后,第一批货船果真如期抵达沙贝码头。江面上帆檣林立,搬运工人们喊著號子,將一包包货物从船上卸下,码头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陈德山亲自押送部分先行抵达的货物来到纺织坊仓库。

“快!小心轻放!最怕受潮!麻捆要码齐整!”他吆喝著伙计,亲自上手检查堆放的稳固。

见一个年轻伙计抬麻捆时动作大了些,他急忙上前:“慢著些!这都是要给翰林公过目的货物,出了差错你我都担待不起!”说著还掏出汗巾,小心翼翼地拂去麻捆上並不存在的灰尘。

见到何伯和林婶出来验货,陈德山立刻换上热情笑脸,快步迎上前去,拱手作揖:“何老哥!老嫂子!翰林公差遣的事,小老儿哪敢怠慢?您二位掌掌眼,这是江西上等彭泽,绒长著呢!这麻也是沤得火候刚好,韧性足,好劈好用!保准织出来的布结实耐用!”

何伯抓起一把,在指尖捻了捻,又扯了扯麻纤维,与林婶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陈掌柜费心了,货色不错。”

陈顺在一旁作陪,看著族叔与纺织分会的理事攀谈,脸上也有光。

他悄悄拉了拉陈德山的衣袖,低声道:“叔父,何理事最喜欢抽水烟,我特意备了一包上好的福建菸丝。”陈德山会意,立即暗中从陈顺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锡制菸丝盒,恭敬地递给何伯:“何老哥,听说您好这一口,这是小老儿特意托人从福建带来的。”

几日后,陈顺悄悄找到陈善长,转述了陈德山派人传来的口信:

行会管事果然找上了陈德山,盘问为何突然有如此大宗採购,去向何方。陈德山早有准备,恭敬小心地展示了那张契书以及那张象徵著清贵身份的进士名帖,言辞恳切:“回诸位管事的话,小老儿岂敢坏了行规?实是受同宗翰林陈公所託,为其府上及沙贝团练兵士筹措些许被服衣料所需,纯属军需民用,绝非商贾牟利贩卖之举。此乃契约与翰林公名帖,请管事明鑑。”

行会管事们看到那龙飞凤舞的“陈子壮”三字和进士名讳,又听说是供给团练军需,原本严肃审问的脸色顿时缓和下来。

为首的王管事捋著鬍鬚,与其他几位管事交换了眼色,沉吟片刻,咳嗽一声:“嗯,既是供应翰林府邸及团练军需,情有可原。不过,”他敲了敲桌面,“规矩还是规矩,陈掌柜自己心里要有数,莫要过了界,引得同行侧目,我等也不好做。”

陈德山连声应诺,姿態放得极低,临走时还特意留下几个精致的礼盒,说是“一点家乡特產,请诸位管事尝尝鲜”。

消息传开,行会內其他商心思各异。茶楼酒肆间,不少人都在议论这事。

“陈德山这回可是攀上高枝了,听说他那远房侄儿在翰林府上很得看重呢!”

“嘖嘖,这军需的买卖可不好接,但若是做好了,往后可不得了!”

有艷羡陈德山攀上高枝的,有嫉妒他得了翰林门路的,更有心思活络的开始私下打听这位沙贝陈翰林的底细,琢磨著如何也能沾点光,接连几日,陈德山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都是来套近乎、打听消息的同行。

很多时候,这行业谁都能做,但关键就在於有没有门路保障,谁的保障和门路更稳定更好用,这就各凭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