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令斌吾侄(1/2)

数个时辰后,陈子壮提笔在一张纸上列出修缮需要的基础材料和大概要用的启动资金。

“陈福,拿这个单子去库房,按上面写的领取砖瓦木料,如果不够,记下来差什么。”陈子壮將清单交给老僕。

“是,老爷。”陈福双手接过,恭敬地回答。

“买新材料的事,交给陈忠去办。”陈子壮看向旁边一位沉稳的中年管事,“老忠,一定要找可靠的工匠,多比几家,每天帐目要清楚,不能马虎。”

“老爷放心,小人明白。”陈忠认真地拱手答应。

晚饭后,陈子壮与陈子升兄弟两人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

“大哥,”陈子升有些犹豫地开口,“办学当然是好事。只是我们刚在族里站稳,伯父那边一直盯著我们。现在这么大张旗鼓地修书院、请老师,会不会太招摇,让別人说閒话?”

陈子壮看著弟弟担心的样子,温和地笑了笑:“子升考虑的,確实有道理。不过我们並不是要大张旗鼓。”

他耐心地解释:“第一,我对外只说『静养养病』,办学是『私人情谊』,姿態很低。第二,修缮不追求豪华,只要实用,的钱有限,而且我答应不用公中的主要钱粮,堵住了別人说我们浪费的话头。第三,兴办教育本来就是士绅该做的事,更是凝聚人心、培养根基的长远计划。”

他目光深远,接著说:“族中子弟、乡里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有好老师教导,將来成才,无论对国家还是家族,都是好事。这不是一时的风光,而是百年树人的大业。看起来是钱,实际上是最根本的『利益』。至於伯父,只要我们做得正、做得实在,他就算有意见,也掀不起大浪。”

陈子升听著哥哥仔细分析,眼中的疑虑慢慢消失,敬佩地说:“大哥想得深远,我明白了。书院的事,我一定尽力!”

深夜,书房里灯还亮著。陈子壮与庞嘉胤低声密谈。

“书院一动工,人多眼杂,得提前防备。”陈子壮声音低沉,“护院里面,心思不稳的给钱打发走。另外悄悄找三十个可靠的良家子弟,最重要的是忠诚。制定护卫条例,明確职责,主要是守护书院、府里重要地方和隨行保护。训练重点在纪律和体能,格斗技巧是其次。”

他神色严肃,再次强调:“告诉每一个人,从此吃穿用度由我负责,刀枪棍棒只听我的命令。忠诚於我,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庞嘉胤抱拳躬身:“属下明白,一定把这话刻进每个弟兄的骨子里。”

……

第二天,祠堂里香菸繚绕。陈子壮一个人,在堆积如山的陈氏族谱里仔细翻找。

他隱约记得族里应该有一位叫陈邦彦的才俊,这人才学很好,很有气节,正是他急需招揽的人才。前世读过的史书中,这人是岭南才俊,抗清名臣。

终於,在旁支族谱“顺德大良房”下面,找到了目標:

陈邦彦,字令斌。父,陈韶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