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桶金(1/2)

“最初你交了五万三千多字,加上今天的二十万七千多字,总共二十六万一千字,按照千字六百来算就是十五万六千元。”

听到这个数字,吴安祖儘管有过心理准备,但他的心还是忍不住猛跳了一下,这笔钱放在1982年的香江,毫无疑问的是一笔巨款。

他压下內心的激动,从金鏞手里接过支票,带著笑意的对金鏞说道:“查先生,看来今天是让您大出血了。”

金鏞闻言,非但不恼,反而爽朗的笑了起来,“能拿到这笔钱是你阿祖的本事,你有这个能力,就算稿费再高些我查良庸也付的心甘情愿。”

“那就多谢查先生了。”吴安祖笑著將支票收好,然后话锋一转,“其实我还有一个办法能让贵报的销量再上一层楼,不知道查先生有没有兴趣听?”

“哦?”金鏞露出了颇感兴趣的神色,“愿闻其详。”

吴安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语气中带著绝对的自信,“最好的gg,不就站在你们面前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个年纪不到十七岁中途輟学的屋邨仔,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写出了一部轰动全港的小说,拿到了十多万的稿费,赚了许多了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查先生,您觉得这个故事够不够有吸引力?”

金鏞听完,抚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他经营的《明报》向来以严肃、高雅著称,这种近乎卖弄噱头的自我宣传方式,让他的內心本能的感到抗拒,但吴安祖的提议確实很动人,他承认这种方式绝对会让《明报》的销量和名气再上一大截。

吴安祖看出了他的顾虑,立即补充道:“我明白这样的新闻不符合贵报一贯的標准,但查先生,真是因为《东方日报》更大眾,更懂得迎合读者的心理,之前才会一度压制《明报》;而且这件事完全可以换个说法,把这叫作『文坛佳话』,把它当作一件风雅趣事来报导,这样既能吸引眼球,又不失格调。”

然后吴安祖看向一旁的潘岳生,“潘总编,您觉得呢?”

潘岳生早就被吴安祖的想法打动,立刻表態道:“查生,我觉得吴生说得非常有道理,这件事本身就极具传奇色彩,读者一定会感兴趣,只要我们笔法得当,完全可以做成一段美谈,这对提升《明报》的知名度有大好处。”

听到此话,金鏞也不再犹豫,拍板道:“好!就按阿祖说的办!岳生,这件事由你亲自负责,找个笔头好的记者,写一篇漂亮的文章,明天就见报!”

“明白!”潘岳生兴奋的应下。

又閒聊片刻后,吴安祖便起身告辞。

之后他先是去了银行取了五万块钱出来,隨后便去了附近的百货公司给家人和周惠敏一家买了些礼物,之后又挑选了一些实用的礼物准备送给那几家借钱给他们的邻居。

留下家庭地址,让百货公司派人送货上门,吴安祖便带著钱回到了家中。

刚推开家门,林淑芬就迎了上来:“安仔回来啦,事情办得怎么样?”

吴安祖笑著关上门,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大把港元放到母亲手中。

“妈,这是《明报》给我发的稿费,这下我们有钱了!”

林淑芬看著手中的钞票,整个人都愣住了,她颤抖著手,摸了摸那些钱,又抬头看著儿子的笑脸,眼圈瞬间就红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安仔,我的好仔,真是出息了,真是出息了...”

吴安祖轻轻揽住母亲的肩膀,低声安慰道:“妈,別哭了,以后我们家会更好的,你的病也会治好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