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剑心、炼神,无敌之路(1/2)

“杨肃,我们居然是邻居!真是有缘啊!”

杨肃正打量著院中景致,一道清脆如鶯啼的声音响了起来。

他闻声回头,只见姜菱正俏生生地立於隔壁院落的竹篱之旁,笑靨如,明眸皓齿间满是真诚的喜悦。

她身上那股初见时的灵动,此刻更添了几分邻家女孩的亲切。

“既是邻居,日后定要常来常往,增进感情才是!”姜菱眨了眨眼,话语中带著一丝不容拒绝的热情。

“好。”杨肃淡淡一笑,回以一礼。

他对这位身怀火灵根的女子,並无恶感,反而觉得她爽朗直接,相处起来颇为轻鬆。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推开院中竹门,走了进去。

杨肃步入屋內,一股淡雅的檀香扑鼻而来,令人心神俱寧。

屋內陈设简洁而不失雅致,一桌一椅皆是上好的檀木所制。

他神识微扫,发现屋角处,分別嵌有除尘、隔音、安神三道微型阵盘,正无声地运转著,將此间化作了一方与世隔绝的静室。

“外门弟子与杂役弟子的待遇,果然是天差地別。”杨肃心中感慨。

从百草峰的杂役大院到如今的独立小院,兜兜转转,他终究还是踏上了这条宗门正统的修行路。

他简单的四处看了一下,隨后在蒲团上盘膝坐下,取出那本《青云宗规》看了起来。

不多时,他也是知晓了,宗门为新晋弟子提供了何等优厚的福利。

每一日,都有筑基期的外门长老於传道广场讲法。

每月一次,由虚丹期內门长老亲授大道玄机。

而每三月一次,则是由宗门的金丹期元老,阐释无上妙理。

此项福利,为期一年。

若修行中遇有瓶颈,或心生困惑,皆可当面向这些宗门长老请教,指点迷津。

至於功法传承,练气期功法可无偿领取,至於筑基以上功法,则需以宗门贡献点兑换。

杨肃略一思索,便已明了宗门的深意。

此举既是激励弟子为宗门效力,完成各项任务,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

他继续瀏览,发现兑换一套五行属性的筑基功法,需五百贡献点。

他心下一定,在紫霞山三年,一共积攒了六百多点,恰好足够。

更让他心动的是,宗门宝库中,连灵器、宝器都可以兑换。

甚至连御剑术,都可以用贡献点兑换,並非金丹真人的专属。

只是所需贡献点很大,万幸的是,此术可逐层兑换,容许徐徐图之。

“御剑术……”杨肃眼中精光一闪,心潮澎湃。

哪个修仙者不曾梦想过御剑乘风,笑傲苍穹?

此术,他志在必得。

不过,修仙之路,最忌急功近利,他强压下心中的渴望,决定先稳扎稳打。

未来一年,他定要利用好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將自己过往散修时零散、粗浅的修行体系,彻底梳理、重塑,打下一座坚不可摧的道基。

自此,杨肃的生活变得规律而纯粹。

每日破晓,他便前往传道广场,寻一角落,静心听道。

日落而归,除了打坐修炼,吐纳天地灵气,便是从那起源灵田中,摘取一株能够壮大元神的灵药,嚼碎服下。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

三月时光,转瞬即逝。

日復一日的聆听,让杨肃身上的野修气息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宗门弟子独有的沉稳与渊博。

他终於深刻地理解到,散修与宗门弟子之间,那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究竟是什么——是信息差,是传承,是无数前辈用血与泪总结出的经验与智慧!

散修独行,如盲人摸象,每一步都需以性命为代价,独自摸索,不知歧路几何,凶险几许。

而宗门弟子,却有幸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些长老、真人,將毕生所学、所悟、所歷的修炼之路,掰开了,揉碎了,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这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无数“实验数据”堆砌而成的宝藏,是无数失败与成功凝结成的最珍贵的结晶。

起初,座下弟子济济一堂,然三月之后,许多人便觉得枯燥无味,陆续不再前来。

但杨肃,却风雨无阻,一日不落。

因为他明白,每一位讲道长老,都是一部行走的修行史。

他们的道法或许有高下之分,但他们的人生阅歷、对修行的独特见解,却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

杨肃要做的,便是像海绵吸水一般,博採眾长,汲取每一位长老身上的闪光点,融匯贯通,最终,走出一条属於自己的通天大道。

这般规律的日子又持续了三个月,杨肃入外门已满半年。

每日一株壮神灵药的滋养,让他的元神愈发强大。

加之不间断的打坐修炼与听道感悟,修为也稳步精进,距离练气十层巔峰越来越近。

这段时间里,姜菱成了他小院的常客。

有时会拎著一罐新煮的灵茶,邀他共品。

有时会带来几样精致的灵果点心,分享宗门趣事。

偶尔也会吐槽外门弟子间的小摩擦,或是抱怨遇到的糟心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