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明传销头子(1/2)
原本因为当下的大明是君主內阁集权共议制,而开始思考,若是有朝一日,先生不在朝中为首辅,自己又该让谁来接任首辅。
好帮著自己治理好天下的小皇帝万历。
闻言之后。
抬头面带疑惑的看向张懋修。
“世兄是想说,天下从没有一尘不变的事情?若以先生这些年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改变。”
说著话,万历点了点头嗯声道:“这个朕是知道的,先生要清丈,要推行鞭法,朕都知道,朕也觉得天下该有些变化。”
在此刻的万历看来,张懋修和自己说这些,或许因为自己已经要开始亲政,担心自己胡乱改变朝堂政令,所以才提前给自己提醒,不要隨意中断了当下的变革和事情。
张懋修摇了摇头。
“圣明如皇上,岂能不知,朝廷如今当行变革。”
如果只是为了这一点,自己就不会说这么多了。
自夏商周开始到如今,甚至到后来,被称之为封建,那是因为课本上需要这样写。而这样写,也更容易让人粗略的明白歷史。
可是几百年、几年前,如何能如此粗略的被笼统划分为一个时期?
从奴隶制到半奴隶半世袭制。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从封建到中央集权。
这几千年来,中原无数朝代,其实已经无形的尝试了几乎是所有的制度。
最终。
在將来的某一个时刻,选择了那时候最好的制度。
分封无法满足中原华夏文化的统一,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试行郡县制。
秦汉以来,举孝廉、九品中正制无法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才有了隋唐开始的科举制。
当世家大族阻碍发展的时候,科举制在赵宋达到了巔峰,士大夫和皇帝共天下。
然后发现士大夫误国。
等到了大明,就开始进一步中央集权,权力尽归皇帝一人。然后又演变成了皇帝一个人,无法处理天下间的所有事务,所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內阁制度就出现了。
从一开始的秘书性质,逐渐成为执掌朝野的存在。
內阁具体提出意见,上奏给皇帝同意或者否决,然后下发给六部五寺具体执行。
看!
中原的制度,就是在这样一步步前进,一步步的发展。
封建,不过是一个统称罢了。
而在本质上,歷朝歷代的制度演变,无不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前进著。
那么当如今的大明是君主內阁集权共议,下一步又该如何?
在当下又该如何?
时代的发展,又將落在何处?
这才是张懋修今日想要对小皇帝灌注的內容。
“今日臣与皇上议论至此,不知皇上是否发现,这千年以来种种制度的变化,皆是起於何处?”
万历眉头皱起:“天下权柄的归处?”
如果按照张懋修的说法,那就是权力在不断的集中,自然就是权柄的归处。
张懋修点点头,而后却又说道:“权柄集中,自然是在题內。但同时,自夏商周以来,种种制度的演变,也同样是根治与如今我大明这两京一十三省的土地之上。”
“分封以封土建国,始皇废分封,以山河沟谷划分郡县,一地一官。土地的不断分配、再分配,导致一次次的朝代兴亡,改朝换代。”
“臣今日欲要与皇上所进之言,乃当下我大明,欲要真正富强,皇上亲政之后假以时日,坐拥万历盛世之名,今日之变革仅徒留虚表,若得实在,必当改土地之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