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求双倍月票))(2/2)

“那你为何不在东京享福?”庞籍冷笑逼近,步步紧逼,直至鼻尖几乎触到对方脸上。

“为何被贬出知?晏殊拒为代笔,只为不愿欺君;你却以此为荣,恬不知耻!你能拿出半条治国良策么?你能救一路百姓於水火么?你能改茶政之弊么?”

字字如刀,句句穿心。

蔡伯俙张口结舌,额角渗汗,迫於威严,终是颓然起身,离案三尺,方才找回几分底气,颤抖手指指著庞籍:

“好!好!待雅集之后,本州必亲书十札子呈於官家,参你一个狂妄专断、藐视同僚、结交妖童之罪!没你好果子吃!”

说罢,狠狠瞪了方仲永一眼,转身领著隨眾出走,临门时,一脚踹在门扉上,尽泄愤懣。

门扉合拢,余怒渐息。

庞籍长嘆一声,脸上威严褪去,转而慈和温润,朝方仲永招手:

“方小郎,莫理那浮浪之人,来,上座,咱们继续议那引榷合同法。”

方仲永从容登席,神色寧静,仿佛方才一场风暴未曾发生。

“漕司,这蔡伯俙真够厚脸皮的,都快赶上长城那般粗了。

只是,他若在札子上詆毁您,恐怕会影响官家对您的信任。”

“蔡伯俙此子,对於诗文典章是极有天赋的,称一句大宋朝第一神童也无妨。

只是,仅会舞文弄墨罢了,论志向、策论,比你差远了。再者,当今官家慧眼,知他胸无大志,且心术不正,才將他打发出知,若非与官家有交情,只怕一个知县也捞不著。

老夫也是看在官家顏面,才多次忍让,这次,实在忍不了,老夫信官家,是不会轻信的。”

这时,衙役端上寒食冷菜:醃笋、糟鱼、冷粥、蒸糕。

二人对坐进食,食量不多,庞籍显得心事重重。

一想起方才言语间,方仲永提及长城,庞籍的心就揪疼得厉害。

“你方才提起『长城』,倒让我心头一揪。”

庞籍忽而仰望屋顶,感慨道:

“汉时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万里;唐时李靖横扫漠北,雁门关外皆为王土。

可如今呢?幽云十六州沦於契丹之手,西北又被党项人隔绝,长城沦丧境外。

老夫年过四旬,不能亲登山海、雁门,实乃人生憾事也!”

声音低沉,却饱含苍凉。

方仲永听著庞籍的伤感之词,一想起北宋仅实控山西境內一小段长城,想登山海、雁门,还得出国,这心头哪能是滋味呢?

为了不使伤感蔓延,旋即想起一首词来,忽而起身,立於窗前,望著远山云雾,缓缓吟诵: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捲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庞籍听得神情一滯,倏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呼道:“好,好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听得此句,老夫纵使为文臣,也愿披坚执锐,长城!老夫此生去定了!”

方仲永转身凝视这位年逾不惑的转运使,只见他眼角泛红,鬢边霜染,却目光灼灼,如烈火燃烧。

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叫“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