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兼併诗(1/2)

年纪轻轻不仅认识林逋、范希文,还能將万言书说得头头是道,以十三岁的年纪擬出根治茶政积弊的办法,说出去,谁信呢?

反正庞籍不信。

他想弄清楚这背后是否为欧阳修给他设的局,才好规划下一步该怎么走。

当下,他虽有抱负,却不想过早站队。

混跡官场这些年来,箭射出头鸟的道理他懂。

“呃......庞漕司,那夜您若不走,或许能聊到茶政上,说不定当夜能够收穫此策。”

方仲永侧著头回想那夜话题,在识破庞籍身份后,帮庞籍提前受官家重用的念头便挥之不去了,只不过庞籍走得匆忙,话头还没引向茶政罢了。

庞籍若能及早主政整顿军务、及早提拔狄青,能否扭转西夏战爭初期的惨败?

这个念头,自那夜相遇后,频频浮现於方仲永心头。

再遇蔡襄,方仲永心知机会来了,『引榷合同法』若能在庞籍身上开结果,或许能亲眼见证一番。

庞籍紧盯著方仲永双眸,心想,若是扯谎,哪怕仅有一丝一毫的眼神迴避,他也能看出来。

哪知方仲永眸中毫无波澜,承认了!

难道是要摊牌了么?

庞籍心头一紧,他只想弄清楚『引榷合同法』的背后是否为欧阳修设的局,並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也不想过早站队。

虽说身边的蔡襄早已成为『梅鹤书会』会眾,却是受官家推荐他才任用的,他的成色在官家眼里依旧属於中立派。

眼下,他犯起难来,提前下场?

一旦欧阳修宣传此法出自『梅鹤书会』,激进派的烙印將伴隨他一生。

还是拒绝这份『引榷合同法』?

倏地,庞籍冷笑一声,冷冽道:“君謨,你告诉欧阳修这大嘴叉子,想让老夫做出头鸟,让他自个来说,寻个后生来胡沁啥?”

庞籍目光落在蔡襄身上,眼神很冷,话里带著慍怒,竟夹带起山东家乡话来。

方仲永听得瞠目结舌,什么情况?话头怎么扯到欧阳修那去了?这对吗?

蔡襄闻言,脑子里“嗡”的一声,好似吃了一闷棍似的,这庞漕司怎么说变脸就变脸?

再者,关欧阳兄什么事呀?

蔡襄一脸的茫然。

“庞漕司,您......言下何意?君謨不知,还请明言。”

庞籍目光如刃,盯著蔡襄好一会,转而柔和起来,“恩......很好,君謨,老夫已明了,此事与你无关,你是被利用了。”

蔡襄张口欲言,倏地一颤,喉结上下滚动著,转眼瞧向方仲永,这一瞧,心头疑惑顿时全解开了。

难怪,昨夜他总觉得哪不对劲,应是『引榷合同法』过於縝密、周祥,使他震撼且沉浸其中,才忽略那个不对劲的念头。

能將茶政聊得头头是道,还能畅谈推导数十年茶政走向,最后拿出近乎满分的改革答卷,这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能够做到的么?

倘若说这是欧阳兄设的局,那这一切都说的通了。

朝中,以吕夷简为首的山东士子多为守旧派,庞籍是为数不多的中立派,一旦向朝中呈上『引榷合同法』,届时,欧阳兄再宣传此法出自『梅鹤书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