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山场帐目(2/2)

蔡旻见兄长蔡襄下定决心摊这趟浑水,於是提出一些见解来。

庞籍听得心怒放,称讚道:“北苑茶政帐目数算十分庞杂,蔡小郎倒是心思灵敏,此提议一针见血,可省了不少事,好!老夫没看走眼!”

庞籍笑著,感到无比愉悦,心想,这趟福建算是来对了。

看著眼前两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又在心头感慨起大宋这后起一辈真是人才济济。

101看书 101 看书网藏书多,101????????????.??????隨时享全手打无错站

“稍早时候,老夫在县城中偶然遇见两位少年郎,也是如蔡小郎你这般心思灵敏,看著不过十三、五却才识过人,其中,方姓少年曾作咏梅词,词里“梅”意境与君饃当下的心境颇为相似。”

庞籍感慨著,言语间刻意隱去“浴足”事实,这是属於他个人的小小爱好,不足道哉!

庞籍的话,隨即引起蔡家兄弟的浓厚兴趣。

只见蔡襄思索片刻,问道:“近来我在漳州时,曾听得文人传唱一首朗朗上口的咏梅词,其意境谦逊的同时又敢於抗爭,使我大受鼓舞,相传是金溪神童方仲永所作,难道漕司遇见的方姓少年是他?”

蔡旻隨后道:“还有一首五言绝句咏梅诗呢!”

庞籍頷首道:“不错,正是此子。”

“他竟也在县城中......漕司可知他的落脚之处?”

蔡旻一脸的兴奋,询问声更是透著一股急不可耐的情绪。

“这......”

“老夫走得匆忙,未及问起。”

蔡旻本想著,若能得知方仲永的住处,明日一早便登门去拜会,顺便交流、切磋一番才学,这么想,情绪便不可遏制的躁动起来。

一听庞籍言“未及问起”,以为愿望是要落空,躁动的情绪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变得失落落的,一旦错过这次机会,茫茫人海可就再难拜会了。

蔡襄却不为此所困扰,反而宽慰其蔡旻来:

“后日寒食节,凤凰山有小祭,凤冠岩上有书会雅集,想必那方仲永来此並非一时兴起,定是衝著雅集来的,若是有缘,定能相遇,无须掛怀。”

蔡襄说著,朝庞籍请求道:“漕司,我舅父一家居於凤凰山脚下,明日我与胞弟欲去探望,隨后两日里这建安县可热闹,有小祭、有书会雅集、有斗茶,君饃也是个爱凑热闹的人,这审查帐目之事可否暂缓两日?”

庞籍哪里看不出蔡襄的心思,凑热闹是假,伺机会一会那方仲永才是真。

心想,也好,年轻人多交流心得是好事。

於是便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