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康熙的意外旨意(1/2)

东宫的寧静被一道突如其来的諭旨打破。

“皇上口諭,宣太子殿下即刻前往乾清宫见驾!”传旨太监的声音尖锐,穿透了清晨薄雾,也惊散了胤礽刚刚端起的豆浆碗。

何柱儿手一抖,拂尘差点落地,脸色瞬间白了:“殿下,这……”

胤礽放下咬了一口的油条,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昨日刚从浣衣局回来,今日皇阿玛就紧急召见?

是刘嬤嬤那边走漏了风声,还是八弟那场茶会后的必然反应?

他迅速在脑中过了一遍近日所为,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

“慌什么?”胤礽站起身,语气刻意带著被扰了清梦的不耐,“更衣,皇阿玛召见,还能是坏事不成?”

乾清宫东暖阁,气氛比往日更加凝滯。

康熙端坐於御案之后,明黄色的龙袍衬得他面色肃穆,不辨喜怒。

御案上,赫然摊放著几份图纸,胤礽眼尖,认出那是自己前几日隨手涂鸦、夹杂在请教靳治豫的治河问题里的简易分洪区示意图和螺旋抽沙装置构想图。

旁边,还站著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见到胤礽,飞快地递过一个眼神,似是宽慰,又似提醒。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胤礽压下心头疑虑,依礼参拜。

“起来吧。”康熙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他手指点了点案上的图纸,“这些东西,是你画的?”

胤礽心念电转,承认是死,不承认更是死。

他索性把心一横,摆出那副混不吝的样子:“回皇阿玛,是儿臣瞎画的,闭门思过实在无聊,翻看河工书籍时有些胡思乱想,就让靳治豫大人指点了一下,让皇阿玛见笑了。”

“胡思乱想?”康熙哼了一声,目光如炬,盯著他,“靳治豫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你这些胡思乱想,颇合水力学之理,尤其是这分洪淤田之策,於兰阳段或可一试,还有这虹吸抽沙,虽显稚嫩,思路却奇诡。”

胤礽一愣,没想到靳治豫如此实诚,竟真的上报了,还给了不错评价。

他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低头:“儿臣……儿臣惶恐。”

康熙打量著他,那目光似乎要穿透他这副惫懒皮囊,直看到灵魂深处去。

暖阁里静得可怕,只有西洋自鸣钟的滴答声规律作响。

良久,康熙终於再次开口,语气竟缓和了几分:“看来闭门读书,倒也並非全无益处,至少肯用点心思在正事上了。”

这话如同一道暖流,却烫得胤礽心惊肉跳。

这绝不是他预想中的发展!

老爷子不应该对他这些奇技淫巧嗤之以鼻,更加坐实他不成器的印象吗?

“儿臣愚钝,只是瞎琢磨……”他试图把话题拉回废柴轨道。

“琢磨得不错。”康熙打断他,一锤定音,“今春桃汛將至,河南巡抚连连告急,兰阳、考城几处旧险段尤为可虑,你那分洪之策,朕觉得可以一试。”

胤礽猛地抬头,眼中真实的错愕再也掩饰不住。

康熙仿佛没看到他的失態,继续道:“朕已下旨,命河南河道总督酌情勘测选址,筹备试行,此事,由你总领。”

“皇阿玛!”胤礽真的惊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儿臣何德何能,儿臣於河工一窍不通,纸上谈兵尚可,岂能担此重任,万一有失,恐误国误民啊,请皇阿玛三思。”

他是真慌了,这差事一旦接下,可就彻底站在风口浪尖上了。

还怎么低调?

还怎么求废?

“朕还没说完。”康熙语气微沉,“朕知道你的斤两,不会让你亲自去治河,你留在京中,统筹方案,与河道衙门、工部协调,所需钱粮、人力,朕会让户部配合。”他目光转向一旁的胤祥,“胤祥。”

“儿臣在。”胤祥立刻躬身。

“你素来细心,又通武事,调拨人手护卫工事也用得上,朕命你从旁协助太子,一同办理此事,遇有不决,你二人商议,或可直奏於朕。”康熙的声音不容置疑。

胤礽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协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