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谁还不是个表演家?(2/2)

崇禎看了片刻,回头,看向方岳贡,范景文,邱瑜三人。

“东直门外,朕已经亲眼目睹了闯贼骑兵,朕想,闯贼很快就要兵临城下,汝等臣工不思索守城,不准备守城工具和武器,这京城岂能不陷落?朕猜测,有些官员觉得大明亡了,投靠新朝未免不是一个出路。呵呵,他们就没有听到外面消息,闯贼大军每占一城,都要士绅官员缴纳钱粮,夺其府邸和家资?

有些人昏聵胡涂,做著投诚顺朝美梦!呵呵!他们忘了,顺朝上下都是什么人?是被他们欺压剥削而逼上梁山的泥腿子,他们心底痛恨乡绅,痛恨官员。呵呵,想要做顺朝从龙之功,只怕是自欺欺人,愚蠢透顶了。”

方岳贡,范景文,邱瑜三人闻言,脸色凝重下来,急忙躬身拱手,“陛下教诲的是!臣等绝无二心!”

“很好!”崇禎点点头,朝三人安慰,“朕知晓爱卿忠心,然,京城將要陷入绝境之地,京营,禁军,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京城巡捕这些兵加起来不过十五万之余,尤其老弱病残极多,难以守城。朕欲效仿两年前的开封保卫战,发动全城百姓守城。三位爱卿,意下如何?”

开封保卫战一共经歷三次,李自成大军都败在城墙之下。

尤其是最后一次开封保卫战,时间长达五个月之久,李自成大军最终惨胜,而大明创下了对战敌军最高纪录。

开封保卫战,给崇禎带来启发,尤其是县令王燮创立“社兵制度”。

社兵制度就是將全城居民以原来的八十四坊为基础,每坊成立一个社。

每社组织社兵五十名,总兵力四千二百人。

出兵的原则按资產划分,越富则出兵越多,每社选社长和副社长各一人,由其带队。

五社选一人为社总。

这些社总,社长等领导骨干基本都是街坊的秀才和举人,大家被强征上阵,但战力却颇为惊人,在守城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抵御了闯贼大军一次次进攻。

方岳贡三人自然知晓开封保卫战经过,三人对视一眼,方岳贡迟疑一下,率先拱手出声,“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也!开封保卫战,与京城的情况不同。周王捨得出银子,城內百姓信服,而……京城百姓……经歷鼠疫之乱,城內民心尽失啊!再则,无重利?百姓焉能心甘情愿守城?到时候,恐怕……带头逃跑和献城,这是天大的灾祸了!”

崇禎皱眉,上前一步,“朕有一法,可根治鼠乱!朕有银元千万,可许诺百姓重利。够否?”

方岳贡迟疑一下,目光看向左右范景文和邱瑜。

范景文,邱瑜立即朝崇禎拱手,异口同声摇头,“不够!”

崇禎眉头拧成一个疙瘩,面露不悦之色。

难道他看走眼了吗?

这三人背后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范景文急忙上前一步,面色认真拱手解释,“陛下,开封保卫战失败之处,重点是缺少粮食。闯贼大军围困京城,时间一久,城內断粮,到那时……京城不攻而破。”

“哈哈!”崇禎大笑,“区区粮食而已,朕得上天眷顾,有粮食千千万万石,无穷无尽也!三位爱卿,朕忧虑的不是粮草,而是敢战之兵?”

“陛下!可否让臣等亲眼目睹一番?”邱瑜也上前一步,面色微微激动。

而范景文,方岳贡两人沉思起来,思索崇禎这话真假。

崇禎一笑,“这种大事,朕岂会欺骗汝等?这样,朕命你们三人亲自发动京城百姓,朕许诺每日守城壮丁,银子五两,米一斗。队伍到齐,只管来彰仪门来领钱粮,朕不吝赏赐。至於亲眼目睹……等你们领队伍过来,自然会看到的。”

话音一落,邱瑜立即躬身拱手,“臣领旨!”

“臣领旨!”

“臣领旨!”范景文,方岳贡两人也急忙拱手。

“很好!去吧!百官任由汝等调派,朕希望越快越好!”崇禎摆手。

“诺!臣等告退!”

范景文,方岳贡,邱瑜三人躬身一礼,告退下城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