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1/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刘子敬背手走到陈圆圆房外的时候,听到的,意外地不是琵琶声和歌声,而是朗朗书声。

秦淮八艷的顏值当然是绝顶的,但她们留名青史,却不是因为美。

而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个,在面临是不是叛国当汉奸的时候,都一身正气,有自己的坚持。

而这一身正气的来源,就是因为她们个个熟读经史,是真正的知识女性。

只是因为女子不能参加科考,给耽误了,文采因此只能作为卖笑加价的资本。

华夏的文化传承,里面是真正有浩然正气存在的。

这些清倌人因为对知识的崇拜,反而比那些天生有资格、能轻易掌握知识的权贵们,更相信、並愿意身体力行这些经史里,先贤留下的教诲。

陈圆圆是秦淮河女明星中顶流的顶流,当然是真有学问的。

当红娘子拿著薄薄的一本册子,来向她请教里面刘子敬隨意带出的典故来源的时候,陈圆圆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有人认可了,这老师就当得非常积极。

红娘子手里的小册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刘子敬草擬的洪门纲领,后半部分,是她在三天时间里,榨光了刘子敬关於屠龙术的知识积累,记录下的“刘子敬燃灯录”。

红娘子理解了刘子敬传授的道理,並不满足,她喜欢刨根问底。

什么“见群龙无首吉”,“天下为公”,什么“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她都想了解原文是怎么回事,奈何没文化。

刘子敬太忙,红娘子不愿意再麻烦他,就求到陈圆圆这里来了。

红娘子的耳音非常好,屋外轻轻的脚步声也听到了。屋內的读书声一下子停了,一道红影闪身而出。

“子敬,我在社学里授课,只是权宜之计,我终究是要一直跟著你走的。”

“我临时教出的士兵,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监军,都缺乏足够的文化,包括我自己都是这样。所以,我恳求你,將有资质的士兵挑出来,长期培训,教授他们文化。”

“相信我,他们只是因为家穷读不起书,有了机会,一定会加倍努力的。”

刘子敬敲敲后脑勺,“可以啊,这事等洪门的士子们到了再——”

“不,不能让他们培训。闯军出身的红会才真的跟子敬你一条心,天地会的人我不放心,要用咱们自己的人。”

“可是,闯军里上哪找进士、举人去啊,监生、秀才都难找啊。”

“我觉得,圆圆姐就能胜任。”

啊?陈圆圆当老师授课?你认真的?不会培养出龟公和清倌人来么?

陈圆圆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到了身边,仰头望著刘子敬,“贱妾愿意的。贱妾读了夫君你写的东西,深觉有理。实际上,贱妾真的希望,这世界上人人如龙,不再有贱籍这种东西。”

额,看上去陈圆圆光彩照人,在上流社会左右逢源是吧?实际上清倌人是下九流,只是被人当宠物看待的,在贵人眼中就不属於人类。

即使董小宛和陈圆圆从良嫁人,脱离了贱籍,身上也一直打著“出身风月”的烙印,被人从內心里看不起。

清倌人的地位甚至不如红娘子这个女匪。被抬进冒家门的时候,红娘子是黄昏抬进去的,陈圆圆却是晚上抬进去的,这时间的差距,一直在刺痛陈圆圆敏感的心。

这种底层人的苦,刘子敬体会不到。所以,出身贱籍的陈圆圆居然跟红娘子这个女匪非常有共同语言。按照红娘子新学的理论,这叫两人同属一个阶层。

“夫君,你说了,以后要找机会打入满清內部。妾身在你身边的事情,不能让吴三桂知道的,所以妾只能留在济州岛,不能跟著小宛一起伺候你。”

“难道妾身一直就闷在这州牧府里,每日弹琴吟诗,白白地你的钱么?这非我所愿,让我出去做点有益的事情吧。”

隨著刘子敬的点头,“济州岛红会监军脱產文化速成班”成立,目前只有陈圆圆一个教官,连红会总舵主红娘子都是学生,第一批学员二百人。

在场决策的三人並不知道,这个临时培训班,最后会成长为一个多么重要的监军长官学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