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不正经的大明?(1/2)

“把这些丝绸、珍珠、漆器、茶叶、瓷器、茯苓、布、麝香、胭脂水粉每样都带点样品,跟我去交易市场。”

身后跟著十几个亲卫,每个亲卫大包小裹抱著东西,董小宛兴冲冲地就奔码头旁边的货栈一条街去了。

没错,是董小宛,她负责舰队顺路从泉州拉来的货物的出售。

事实上,舰队在泉州停靠两天上货,也是在她建议下实现的。

从郑芝龙手里买下標旗后,刘子敬驀然发现,一万人规模的舰队里,竟然挑不出一个懂做买卖的。

黄蜚的手下做没做过生意呢?做过,不过呢,都是杀头的走私生意,手法简单粗暴。挑选货物,跟人砍价那是不会的。

王恭厂这个大明的军火中心,理论上有三千高手匠人。可是刘子敬以闯军后勤负责人身份接手后,仅仅找到了二百工匠,还是挑剩下的。

他因此不得不强征了三千百姓当学徒,重建军火製造业。现在那三千二百人在济州岛,宋游管著呢。

高手匠人都哪儿去了呢?没在王恭厂爆炸中炸死。那场爆炸,跟寧远大捷后的觉华岛惨败一样,基本是个大明將门勛贵平帐的手段。

那些匠人都被大明水师给卖到后金去了,包括跟刘子敬回来的杨亮,都成了我大清的包衣奴才。

以至於现在入关的我大清拥有一百多门红衣大炮,火枪装备率、完好率远超大明和大顺,守卫山海关的吴三桂手里红夷大炮才十几门……

黄蜚是汉奸么?不,跟满清打仗人家是真拼命的。而且这条走私线路也不是他开发的,是毛文龙开发的。他要是不萧规曹隨,手下的士兵就要造反。

毛文龙是汉奸么?他是勛贵任命的啊,走私勛贵拿的大头。他要是不参与走私,第二天就得被勛贵给撤了换个听话的。

於是就出现了奇葩的一幕,毛文龙一边把军火和技工卖给满清,赚了钱给士兵发了餉再去打满清——毛文龙打满清也是拼命的。

勛贵是汉奸么?勛贵表示,我们拿这点钱算啥啊。但凡朝廷有足够的军费给我们喝兵血,我们至於走私么?

朝廷没钱,我们勛贵就穷啊。朝廷为啥没钱?大明gdp可是绝对的天下第一,可是每年海贸入帐的几千万银子被江南富商和郑芝龙这个中介吞了还不交税唄。

朝堂上的建制派文官读书人全是江南富商的代理人,这税就收不上来,听说过文人写的讚美抗税流氓地痞的《五人墓碑记》么?

从老百姓手里刮的那点钱,全给了老朱家宗室了。

我们走私,但我们真跟满清和闯贼拼命啊。

老朱家的和建制派文官集团吞的,比我们这些勛贵军工联合体多上百倍啊上百倍,他们才是国贼。

一个老大腐朽顢頇的王朝到了末期,不是某个人误国,是宗室、文官、勛贵所有人合力,在把王朝推向深渊。

想要力挽狂澜的,只有崇禎和袁崇焕两个傻子。袁崇焕因为毛文龙走私砍了毛文龙,顶用么?换谁来还是继续走私啊,后上来的还没有毛文龙打仗的本事。

崇禎是敢动宗室那边叔叔大爷啊,还是能把勛贵、文官都杀了啊?最终他只能把可怜的袁崇焕砍了。

就明末这个烂摊子,谁来也不好使。只有李自成刘宗敏掀桌子暴力拷掠好使,现在拷掠出来的钱在刘子敬手里……

所以,某个二进宫的老头和一字並肩王看似忙活得欢,百日维新那是一定会失败的。

王朝末期,利益集团成型固化,没治。真要治只能掀桌子,需要黄巢或李自成出现,杀个血流成河,改良不了。

刘子敬是后来人,知道黄蜚和他的四万手下都是走私犯,但同时也知道他们是愿意为大明流血的英雄。

他愿意接收这些人,很自信能把他们改造好。

明朝的边军进了汉军旗立马战斗力爆棚,刘子敬还知道现代的例子。很简单,不喝兵血,餉银实发,然后严肃军纪就行了。

你发餉怎么要求士兵都会遵从,没钱就別养兵。

好吧,扯得太远了。总之,刘子敬手里富裕,不太看中短途运输赚那点钱。既然没人懂做买卖,咱们直航澳门办正事就行了,哥不差那两个。

这个时候董小宛站出来了,表示二十艘大船空跑,这是犯罪啊,我懂做买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