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讲课听课(1/2)

时间转眼来到第五日。

来宗门数日,第一次听公开讲习。

陈砚极为重视。

地点就在他们这片学徒区域前方的一块空地上。

由一位姓赵的二阶符师以及两位表现优异的老牌学徒主持。

第一次讲习,赵符师讲解的是“灵力微控与符纹稳定性”。

內容看似基础,但他却讲出了许多陈砚未曾注意的细节。

比如符笔蘸墨后在空中短暂的“悬停”,是为了让墨中灵气与执笔者自身灵气初步交融;

比如避尘符的核心符纹,那看似简单的三笔迴旋,每一笔收尾的“回锋”力度不同,直接影响符籙生效的范围和持续时间。

几户所有人都听得全神贯注。

没人发出任何动静。

陈砚结合自己之前的实践,一些疑惑迎刃而解,收穫很大。

当两个时辰的讲习结束,就到提问环节。

几户每个人都有问题。

但赵符师都能一一作答,足以见其对符文的精通。

陈砚也针对自己尝试画中品符时遇到的灵力逸散问题,提出了疑问。

赵制符师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讚许。

“下品符籙,灵力如溪流,只需引导其沿符纹流淌,不灵力失控即可成符。

然,中品符籙,其纹路更繁复,灵力流转节点更多,如同溪流匯入江河,水势更急,河道更宽,更需束水之功。”

他目光扫过眾人,尤其落在陈砚身上:

“你所遇灵力逸散,便是束水不足。

灵力在流转节点,尤其是纹路转折、交匯、或需骤然加速之处,未能及时收束、凝聚,导致部分灵力未能完美融入符纸墨跡,反而弥散於符纸之外。

甚至干扰其他纹路,轻则符籙效果减弱,重则直接失败。尔等看好了。”

赵符师说著,旁边一张空白符纸飞起,同时一支符笔出现掌中,蘸灵墨,在符纸中演示。

符笔勾勒出一个小型的、简化版的“轻身符”核心纹路。

当灵光流至一处需要急速转折並凝聚灵力的关键节点时,符笔灵光猛地一颤,变得有些涣散,模擬出逸散之態。

“看,此处,便是『险滩』。”

赵符师沉声道,“此时,可用『分光化影』,以神念为韁,灵力为马!”

他符笔微动,那原本涣散的灵光骤然分化成数股更细、更凝练的光丝。

如同被无形的梳子梳理过,精准地沿著预定轨跡转折、凝聚,瞬间稳定下来,重新匯成一股更强的灵光流,完美完成了那个节点。

“分光化影术,”赵符师收回符笔,那符纸被他夹在指间。“此乃我云符宗基础灵力微控法门之一,藏经阁一层《灵力微控初解》玉简中有载,尔等可修行。

其核心在於三点:

其一,神识先行。在笔锋到达关键节点前,神识便需如触手般探入符纹深处,提前感知、锁定节点位置及所需灵力形態,做好『分光』的准备。心未至,笔已至,必乱!

其二,灵力韧性。灵力並非死水,需赋予其『韧性』,使其能承受分化而不溃散。

平日打坐行功时,可有意识凝练灵力,使其如丝如缕,而非散沙一片。《云符炼气诀》中『凝气化丝』的功夫,便是为此打基础。

若是修行其它功法的,可单独修炼凝气化丝之法。

其三,指腕合一。分化灵力,非仅神识之功,更需指腕力道与灵力的精妙配合。

转折处,指需稳,腕需活,力道隨符纹走势而变,或轻提、或重按、或急旋,引导分化后的灵力丝线精准归位。

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形成本能。而符道技艺,一是悟性,二是练习,熟能生巧,巧至本能!”

他看向陈砚:“你灵力根基尚可,神识在同阶中也算敏锐。

既然接触一阶中品符籙,缺的正是这『分光化影』的诀窍与千锤百炼的手上功夫。

若是有贡献点兑换,则將那《灵力微控初解》仔细研读,每日抽出一个时辰,不蘸墨,不落纸,纯以符笔灵力在虚空练习勾勒基础符纹节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