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鸟不飞!(二更)(2/2)

刘茜茜还是今天才第一次听说叶少卿,所以跟在场很多第一次听说叶少卿的人一样,非常非常吃惊,没想到北电这一届的新生如此厉害,这是真要出新一代功夫巨星了吗?

之前就有学校的老师直接是把高速摄影机拿了过来,打算记录下这惊世骇俗的一幕。

藉助现代的高速摄影技术,人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鸟將飞起的一瞬:先是双足登踏,借力反弹,继而挺身展翅,腾空而起。

飞起之关键,唯在初始之得力。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找书就去 101 看书网,??????????????????.??????超全 】

设若於掌中欲飞之鸟,籍其双足用力之一瞬,收掌下沉,让其无力可借,焉能飞起?

此谓之卸劲。

这就如普通人自高处跳下、双脚落地之一瞬,屈膝蹲身,以缓衝身体对腿的压力。

如人们在接飞来之球、手在触球的瞬间,肩臂后撤,以缓衝球对身体的衝击。

只是,要使鸟不能飞,需要身体有极其细微的感知力和极其精微控制力,这在太极中被称为听劲跟化劲。

最近很火的国术流网络小说龙蛇演义里面就有相关的描写,在前中期化劲近乎就是国术巔峰的代表,也是国术世界的宗师代表。

事实上暗劲跟化劲確实是存在,但並不是一个境界,而是对內劲內家拳的一种掌握程度,化劲並不一定就比暗劲强,你化劲暗劲高手不一定就能打过重量级拳王,但同境界,身体条件大差不差,化劲高手肯定比暗劲、明劲更厉害。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

所以真正的武术高手,都是內外兼修,不单单是拳术,兵器,还要內练一口气,最后內外兼修。

用行內的说法就是,先拳后腿次擒拿,兵器內家五合一。融合心、意、气、力、形,追求“內外贯为一气”的境界。

理论上確实存在让鸟不飞的可能,据说修炼到了极限,“內外贯为一气”后就能达到“蚊蝇不能落,一羽不能加”的至高境界。

但理论上只有达到传说中心意六合的至高境界后才能做到,看似不难,但现实却是练太极的人很多,甚至有不少都能掌握太极劲,无论是听劲,还是化劲,但却没人真正可以做到传说中的鸟不飞。

此时麻雀就在叶少卿的右手掌心之中,叶少卿並不是站著不动,而是手掌缓慢波动,配合著麻雀的动作上下起伏,很快便直接打起了太极拳。

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著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眾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要看一个人的杨氏太极是否够火候,最重要的是看他打拳时候腰的动作。

“腰”一动周身皆动,“腰”一静周身皆静,“腰不动,手不发”“欲要身动,先要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