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精进火药弹(2/2)

砰地一声,一千钱就没了?

要知道一千钱都足够他们在小甜水巷的范氏酒楼吃上一顿了。

“太贵了。”钱公辅也连连摇头,隨即看向一侧剩下的二十九枚炮弹——那哪是二十九枚炮弹,分明就是二十九千钱。

赵暘一边饶有兴致地听著几人的討论,一边吩咐宋杨继续测试。

第二枚炮弹的测试对象,乃禁军常制甲冑,不过並非是堪称当代甲冑巔峰的步人甲,而是大概二三十年前打造的那批旧式甲冑,曾经打造价格起码十贯以上,如今嘛,鑑於甲冑属於管禁物品,难以流通,除了装备於军队,也就只能在枢密院掌管的无数武库中吃灰,直到彻底朽烂。

而今日用於测试的这套甲冑,便是赵暘找曹佾帮忙,请后者从殿前司军营翻腾出来的,属於旧物但尚未彻底报废的一类,曹佾派人送来了数十套,堆放在工部衙院,供赵暘测试火药弹的威力。

在赵暘的指示下,宋杨等人在地上竖起一个木桩假人,给假人穿上甲冑,隨即又將一枚燃烧弹放置到跟前,由於是测试火药弹对甲冑的损毁能力,他们特地將燃烧弹放置在一张凳上,以免爆炸后先点燃木桩底部,从內部烧毁甲冑。

“点火。”

隨著赵暘下令点燃引线,那枚火弹滋滋作响,隨即便没了下文。

在沈遘、范纯仁等学子面面相覷之际,宋杨等一干工匠面红耳赤。

“许……许是引线內部断裂了……”宋杨一脸尷尬地准备上前看看究竟,却被赵暘喊住:“別过去。”

话音刚落,只听砰地一声,那枚火弹当即爆炸,火焰四溅的美景下,木桩假人外所套的甲冑亦燃烧起来。

“多亏司使救命……”宋杨一脸感激地对赵暘道。

事实上他也是多年与火药打交道的匠人,又岂会不知当时那种情况其实非常危险?只不过碍於赵暘在旁,他作为匠头抹不开顏面,必须做些什么罢了。

赵暘也心知这一点,告诫道:“火药乃凶险之物,切记要以安全为先,日后如何是谁检验,都不得犯险。……失败就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哪怕失败数百回,只要就一次成功,也不算没有收穫。但若违规操作,只身犯险……那便是结果。”

他指了指那套正在熊熊燃烧的甲冑。

眾工匠面色肃然,连连称是。

从旁吕大防好奇道:“据我所知,甲冑多为铁造,为何能烧起来?”

宋杨解惑道:“火球炸裂之际,內中药粉沾到了甲冑上,故能燃烧起来。其实烧的並非甲冑上的铁铸部分,烧的只是药粉……当然,这些药粉也会引燃甲冑上的皮製衬物。”

大概半盏茶工夫,待那根木桩假人上的火焰熄灭,赵暘领著眾人上前视察,果然发现甲冑上下皮质部分大多已烧毁,只剩下铁铸部分,至於甲冑內那个木桩假人,更是烧地一片乌黑。

沈遘摇摇头道:“若是活人,一旦沾上多半怕是活不下来……”

“非死即残吧,还谈不上过於致命。”赵暘简洁地点评道。

见过后世云爆弹、汽油弹的威力,这种程度的燃烧弹在他看来实在谈不上有太大威力,但凡是有经验的士卒就地一滚,抓几把沙子拍拍,差不多也就能拍灭了。

他转头对宋杨道:“回头试试加点油进去,用蜡丸或者用竹罐密封。”

“就怕漏出来……”宋杨摸摸下巴,觉得风险有点大,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从旁,钱公辅看著那根木桩假人上的甲冑微微摇头——就这一下,至少十几钱就又没了。

之后剩下的三枚燃烧弹,赵暘分別用於测试不同情况,两枚平地引爆测试其作用范围,一枚埋入土中测试其效果,儘管赵暘心底並不满意,但不能否认並非没有杀伤力,足以立即装备於军队。

接下来是对烟幕弹的测试。

烟幕弹与毒烟弹原理相同,就仿佛后世的烟雾弹,弹体引燃便开始对外释放大量烟雾,倘若有添加能够製造毒烟的成分,那么这种烟幕就对人体有害,轻者让人头晕目眩,重则令人难以呼吸,若是用於战场,除非己方军士全在上风口,否则局限性太大。

因此赵暘对这类“烟弹”也不是太上心,只是本著“有总比没有好”的想法才叫宋杨等人继续改良,万一日后会用到呢?

而对於这类烟弹的测试,赵暘也只是叫人记录了放烟的速度、范围、浓度以及持续时间,以便之后的继续改良。

最后测试的是爆炸弹,不同於另外两种火药配方,它全部威力就在於爆炸的那一瞬间,儘管赵暘对这种火药配方最为看法,但不爭的事实是,它是目前三种火药配方中杀伤力最弱的,倘若有一名禁军穿著步人甲全副武装,他完全可以凭藉甲冑的坚固防御承受住这种爆炸弹的衝击,所承受的衝击不见得比被人用重锤击打高到哪里去。

而大宋在使用这种火药配方时也注意到了其薄弱处,因此才有了蒺藜弹,即在爆炸球弹中放入铁片、铁丸、铁蒺藜,靠这些东西杀伤敌军。

不过赵暘今日只是为了测试这类爆炸弹的威力,故並未叫宋杨等人放入这类辅助杀伤器具。

第一枚爆弹为平地引爆,只听砰地一声巨响,除了有少量火焰溅向四周,看不出来有什么威力。

於是在测试第二枚弹药时,赵暘命人在那根木桩假人旁引爆。

这次就直观多了,砰地一声过后,明显可以看到木桩假人被掀翻,但也仅仅只是掀翻,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后续杀伤。

第三枚爆炸弹,赵暘叫人半埋於土中,这次更为直观,待砰地巨响响起,泥土也被炸飞,令沈遘、吕大防等人暗暗咋舌。

第四枚,四分之三埋於土中,测试结果较为第三枚更优,非但炸出的坑洞更大,爆炸时的景象也更惊人。

至於第五枚,赵暘命人深埋,彻底埋入土中,且又叫人来回踩实。

待点燃引线后,顿听砰地一声闷响,埋弹处的泥土明显隆起,但却未炸开,令宋杨等一干工匠好不尷尬。

赵暘倒不觉得有什么,火药当量不够而已。

自这日之后,赵暘每隔一日便带著眾人到城外测试火药弹,尤其是爆炸弹这一类弹体,在他的要求下,爆炸弹越做越大,从最初甜瓜般大小一路飆至磨盘大小,火药当量也隨之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涨。

直到二月中旬赵暘等人在城外测试五颗磨盘大小的爆炸弹,威力更是惊人,尤其是半埋於土中,但听一声轰雷炸响,地面隆起掀翻,泥石飞溅,即便赵暘等人隔著二十余丈,亦能感到一股无形的衝击袭来,著实惊人。

后来据说这股动静,连外城繁塔一带的百姓也听得清清楚楚,误以为天上雷鸣,家家户户收起晾在屋外的东西,却又久久不见降雨,颇为费解。

当然,这种爆炸弹在威力惊人的同时,更为惊人的是它的造价,一颗就要几十贯火药钱的造价,日后官家看到帐本,估计心里也得哆嗦。

这么使,他预支的十万钱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