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章 半堂忠臣十二柱,军师可有安抚策(1/2)

秦王府高层会议在沉重压抑的氛围中结束。

五品以下文官有四人选择离开,他们品级不高,秦王一党的烙印不深,早点转换门庭还有再创辉煌的可能。

哪怕这个可能性不高,总好过在秦王府这棵大树上吊死。

毕竟呆在秦王府还有一种可怕的可能性,新皇帝要斩草除根怎么办?闔府上下都有可能陪葬。

皇权之下无亲情,哪怕秦王府还有一丝威胁皇权的机会,都有可能招致皇帝最残酷的清算。

没办法,谁让秦王曾经是监国皇子。

这个几乎就是法定继承人的位置,著实让人忌惮。哪怕秦王已经死了,执掌兵权的虎符也收回鄴京,但威胁依然存在。

如果皇帝召集十万禁军杀过来,今晚出席会议的“秦王党”怕是一个都別想跑。

充斥著大难临头各自飞般悽惶的氛围中,人群逐渐散去。

虽然有不少人直接离开,但也有人留下。

比如对苏子玉最忠诚的几个武將,他们觉得自己就算去別处也不会受重用,不如守著秦王府,糊里糊涂混完这辈子,临终结算时,走马灯上写的也是一个忠字。

甚至有脾气暴躁的武將喊出“九千人就九千人,先发制人足够了”这种大逆不道的混帐话,但都被王妃迅速制止。

“休得胡言。”

王妃平静的说道:“麟儿只有十岁,若是各位想通过这种方式博富贵,请放过我们这孤儿寡母,去別处高就。”

虽然话说的丧气,但这是事实。

如果苏子玉还在,起兵的就不止是三卫九千兵马,而是二十万大军。

亦或者说,如果苏子玉还活著,该考虑怎么起兵造反的就是十八皇子了。

王妃说的清楚,苏麟只有十岁,他可以继承苏子玉的爵位,但继承不了苏子玉的人脉和威望。

大伙儿跟著苏子玉造反是为了夺鸟位之后荣华富贵,跟著你苏麟起兵是为了九族消消乐么?

藩王起兵造反成功者,亘古未有,若是跟苏子玉这样的统帅,大家还敢搏一搏,换做小秦王,不能说毫无希望,至少也是纯属找死。

眼见富贵无望,武將中也有人选择离开。

长史郭文通带头切割,辞去长史一职,原本还动摇的中间派也选择理智离场。

郭长史是什么身份?那可是相当於秦府相国,而且还是王妃的父亲,他都选择切割关係,这秦王府还有什么指望?

王妃的娘家人都不看好,外人还能说什么?

不是兄弟不忠义,而是大家都有软肋。

秦王府是工作,自己的家族才是生活。

秦王殿下,兄弟们能守到今日,好聚好散,也算是对得起您了。您若是黄泉之下有灵,还请像往日那般,再保佑兄弟们一回。

一场会议,让秦王府二十多名属官半数退场,重要官员仅剩十二人。

发完遣散费后,王妃什么都没说,只是將这十二人牢牢记住。

若子玉真的没死,在军师支持下拨云见日重塑河山,殿中愿留者皆为柱国。

这十二人分別是:

第一人,秦王府真文官之首,六品军諮祭酒,军师,领长史事,江楚生。

第二人,秦王府左司马宇文骨。

第三人,秦王府右司马杨天宝。

第四人,秦王府卫將军黎元庆。

第五人,秦王府中郎將薛有德。

第六人,秦王府中郎將呼延诚。

第七人,秦王府偏將军程仲文。

第八人,秦王府左从事郎独孤云。

第九人,秦王府右从事郎候莫德威(吐火罗人)。

第十人,秦王府参军金中昌(百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