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章 忠分大小卿折中,天威难测汝亦忠(1/2)

周敦有些不舍的捧著《禹书·諡法》,交给走过来的小太监,还不忘提醒。

“陛下翻阅时轻著点,这本书至少经歷了两千载岁月,这可是宝贝。”

“尚书大人说笑了,造纸术是寧朝宦官发明的,距今不过千余载。”

周敦微微错愕,显然是没想到新皇帝还知道这些。

错愕归错愕,这点小意外根本难不倒这种老牌官僚,他笑著说道:“陛下英明,臣笨嘴拙舌没说清楚,臣的意思是,这套諡法流传了至少两千年。”

“那也不对。”

苏子安接过泛黄的书册,隨手打开,抬头看了一眼朝堂眾臣,唇角上扬。

“眾所周知,諡法是禹皇登基次年制定,神州历法素来以禹皇诞辰为元年,而禹皇是三十一岁时登基,换言之,这本諡法成书於禹皇历三十二年,现在是禹皇四千一百七十五年,所以,並非两千年,而是四千一百四十三年。”

苏子安略带得意的目光扫过全场,朗声问道:“朕可有算错?”

他太了解这些老东西了,就是看他年轻,想给他来点下马威吧。

不好意思,他虽然对四书五经这些正书不怎么感兴趣,但对算经这种偏门却是非常熟稔。

毕竟是苏子玉的胞弟,再怎么长歪也不可能像晋惠帝那样圣质如初。

在场的大臣们嘴上不说,內心已经有些不安了。

新皇帝如此精明,日子果然不好混,想要当三四五六七朝元老还得打起精神啊。

大臣们纷纷对皇帝的算数能力表示讚嘆,倒是让老尚书周敦有些尷尬。

好在老傢伙的脸比鄴京城墙还厚,三丈的铁锥子攮不透,依然站在那里,只是笑著给自己找补,“陛下英明,老臣是进士科状元,不懂算术,倒叫陛下见笑了。”

然而苏子安仿佛是找到了软柿子,铁了心拿他立威,直接开启追击模式。

“尚书此言谬矣,君子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数虽居末席,却也不能忽视啊。”

这句话说的可轻可重,哪怕是周敦这样的老滑头也有些架不住。

他有些后悔没事干跑来上朝了。

他年底就要七十岁,无论怎么讲都到了致仕的年龄,只要上陈情表一封,便可以风风光光以一品致仕,极尽人臣之荣,非要跑来蹚这趟浑水,这不是有病么。

皇帝说的有理有据,他没法继续狡辩,只能来一招避实就虚。

“陛下英明,臣惶恐。臣建议以陛下这段话作为科举革新举措,从今以后,进士明经等科也要加入算术题目。”

老尚书这话一说,朝堂譁然。

搁这君子六艺是吧,老东西你要不要看看那是什么时候的东西了?

那是大禹王朝鼎盛期初圣老人家提出的,至今已过去仅三千年。

当代的读书人,有几人精通六艺?

现在读书竞爭这么卷,你还要在进士、明经两大热门考试加入算术,你怎么不把射和御也加进去?

老东西自己考过了,就折磨后来者是吧?

偏偏科举考试正好是礼部负责,老尚书有这想法今年就能落地,谁也没法阻挠延缓片刻。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想到这里,这帮官员都变了脸色,开始琢磨怎么让自己门下的弟子从中获利。

至於先帝用什么諡號,已经没人在意了。

他们不在意,有人在意。

新帝苏子安见群臣有些茫然,决定乘胜追击解决这个问题。

这帮腐儒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也琢磨出来了,不就是逮著父皇的一点小问题,在忠字上做文章吗?

他灵机一动,读过的閒书开始发力,已然有了应对之策。

喜欢提諡法是吧,那就来!

他朗声將刚才关於文的这一段又念了一遍,然后反问道:“凉太宗文皇帝,不知当得起这里边哪一句?”

凉是三百年大乱时西北雍凉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他们的文皇帝,只能用疑似人类来形容。

哪怕是再不要脸的人,也觉得凉文帝用这个文字有些过分。

苏子安乘胜追击,又点了几个諡號带文的类人生物。

眾臣鸦雀无声。

苏子安的逻辑很简单,xx也干了,甚至还有寧朝这种正经大一统王朝的文帝也相当擬人。

和这些人一比,咱雍太祖苏全忠居然是最像人的那个。

他除了当街弒君,背信弃义,好像也没什么大毛病了。

甚至有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