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章 巡河將军未全礼,跋扈奉使强按头(1/2)

经常造反的朋友都知道,中央禁军从来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个笼统概念。

身为皇帝,永远要面对禁卫军悖论的折磨。

禁军太弱保护不了自己,禁军太强又会被有心人利用,发动禁卫军继承法。

但老祖宗是聪明的,他们很鸡贼的选择將禁军分割成许多互不统辖的系统。

歷朝歷代中央禁军的名字若是放在相声界,肯定是可以和报菜名一较高下的贯口素材。

大雍得国不正,雍帝苏全忠就是靠执掌禁军改朝换代,所以对禁军的设置十分敏感。

大雍的禁军总共分为左右羽林卫、左右驍卫、左右忠卫、左右千牛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拱门卫、左右巡河卫等二十四卫。

这二十四卫禁军分別设置將军一人,中郎將二人,副將军四人,这些人只对皇帝负责,理论上与朝臣没有关係。

禁军將领一旦被发现甚至只是被怀疑与朝臣勾连,掉脑袋都是皇恩浩荡,全家流放甚至销户也很常见。

苏全忠对自己打造的禁军体系非常满意。

二十四卫共三十万禁军,再加上负责监察百官的青衣卫,分布在京兆府周围,拱卫京师,监察百官。

没有人能在禁军保护中谋害他,绝对没有!

二十四卫禁军的职能各有不同,驻扎在细柳营的左巡河卫就是负责在河北地区为皇帝办差,与之相相对的右巡河卫则是负责河南地区。

这次江楚生等人外出宣旨,属於左巡河卫业务范围,江楚生和陈中侍离开江府第一时间来细柳营点禁军。

皇差出京,排场还是要有的。

三猫两狗出门,不知道的还以为去北境討饭呢。

按照惯例,前往边区宣旨,可以带一营禁军五百人隨行,保障奉使安全,同时彰显皇家威严。

当然,区区五百人放在二十万边军大营只是沧海一扁舟,若是秦王铁了心起兵这些人都是祭旗的。

江楚生当然明白,他也不指望靠著五百人镇压边军。

验明手续后,细柳营中门大开,放江楚生和陈中侍的队伍进去了。

没有人为难他们,毕竟大家都是给皇上办差,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

很快,一名正四品中郎將接待了他们。

也许是江楚生和陈布太年轻,中郎將的態度明显有些怠慢。

他向江楚生隨意的拱了拱手,撇了撇嘴,不咸不淡的说著:“左巡河卫中郎將张放见过奉使,请恕末將甲冑在身不能全礼。”

江楚生没有出仕,无职无品,严格来说就是平民,正四品中郎將好歹也是中高级武官,这態度不算傲慢。

但他今天是宣旨奉使,代表皇帝。

奉使办事,如皇帝亲至,这就有点不地道了。

甲冑在身不能全礼?闹麻了,纯纯藉口罢了。

经常有骄兵悍將用这招给皇帝上压力。

然而大雍的匠造司水平相当高,盔甲可不是隨便弄个铁壳子糊弄,一套將军制式鳞甲由好几部分组成,在保留传统重甲防御力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

別说只是屈膝行礼,就是连续做三五个后空翻都不是事。如果甲冑在身就不能全礼,那只能说明甲冑质量不行,造甲师傅可以直接拖出去砍了。

甲冑在身不能全礼?

匠作司的人听完这话非得跳起来骂这位张放中郎將。

张將军不肯全礼,倒也没別的,就是单纯怠慢。

换做別人可能还会大局为重,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江楚生不会,他不是宰相,倒喜欢宰人。

他现在的身份是十七岁的鄴京浮华子,青春版小冠军侯,以及最重要的,他是宣旨奉使。

这种人浪一点,莽一点才符合人设。

是的,江楚生也在凹人设。

有个很冷门的知识,三国演义中张飞用计成功率很高,不在诸葛之下。

诚然,张飞的智商远逊於诸葛丞相,但在人们的固有认知中,张飞是个莽夫,所以他灵机一动时谁都遭不住。

不怕诸葛玩心眼,就怕张飞摇羽扇。

太突然了,这谁想的到。

对此,张郃、严顏等受害者应该深有体会。

江楚生並不希望別人按照防诸葛亮的警觉来防他,最好能把他当做张飞、项羽这种莽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