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那就种吧(1/2)

何秀丽放下筷子,伸手摸了摸大儿子的额头:

“也没发烧啊,尽讲癲话!”

陈建业兴奋的问道:

“大,你是想种折耳根,然后卖给矿上那边的工人啊?”

陈建伟夹一筷子折耳根,点头道:“对!”

“对你妈个脑壳!”何秀丽一瞪眼,“你种田里能不能活都不说,就算种出来,能挖多少?矿上那边有人卖野的,你种出来能卖得完?”

陈建伟咽下嘴里的折耳根,问道:

“妈,今天这凉拌折耳根,味道还可以吧?要是我种出来的折耳根,味道没有那么臭,吃起来也没有那么多渣,你喜不喜欢吃?”

何秀丽不由点点头:

“要是真像你讲的,那偶尔吃一两次还不错。你又怎么肯定种出来的会更好呢?”

陈建伟脸上满是自信的说道:

“种在田里,给它施够肥料,再怎么也比野生的要好,並且到时候选品相和味道好的继续多种几年,口感会越来越好,產量也会越来越高。”

顿了顿,他又问道:

“现在野生的都在矿上那边卖差不多三角钱一斤,到时候我的货更好,我还认识矿上的领导,你们说能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一家人思考一下,齐齐点头。

陈建伟继续谆谆善诱: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读好书上 101 看书网,101????????????.??????超靠谱 】

“到时候不说多,一亩田產个两千斤,一斤卖个三角五,那就是足足七百块钱!”

一家子人齐齐张嘴,有些被嚇到。

现在种粮食,一亩田差不多產一千斤干稻穀,按照市价才不到两百块钱。

陈建业眼睛都亮了:

“大,你刚才说折耳根多种几年会更好,那要是到时候一亩田產三四千斤,不得卖到一千多块钱啊!”

陈建伟却摇摇头,说道:

“產量要达到三四千斤没那么容易,估计要好几年连续选种才行。並且我估计第一年產量会很低,可能就在一千斤左右。

但要达到亩產两千斤,两三年时间也就差不多够了。”

后世经过多年育种的折耳根,普通品种年產量在四到六千斤,一些高產品种能达到单季上万斤的恐怖產量。

不过,那要极为精细化的管理,无论是栽种还是后面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等,都容不得一点差错。

陈建伟期望不高,只要自己种植的折耳根,在两三年后达到两三千斤的亩產量,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按照云山矿区的工人和家属数量来估算,哪怕他们每周只吃一次,每人每次只吃一两左右,一周就能消耗折耳根鲜货一千多斤。

虽然陈建伟做不到一年四季常年供货,但是按照春夏秋三季种植,大致能实现二十周左右的稳定供货时间。

粗略的计算一下,一年的总销售量就能达到三万斤左右。

第一年需要挖野生折耳根来种植,种苗来源少,並且產量也不会高,肯定无法完成这么多的供货量。

但是陈建伟有信心从第二年开始,就將產量逐步往这个目標靠近。

最多只需要三年时间,他就可以让自己家变成第一个万元户——好吧,第一个肯定轮不上,甚至第二个都难,但能当第三个万元户也不错了。

並且往后的每一年里,年收入都將达到万元以上,这又是別的万元户拍马追不上的赚钱速度。

当然,这些东西陈建伟现在没有必要说出来,说出来家里人也不会相信,只当他是疯了。

可大家听了之前这一番话,还是忍不住心涌澎湃。

只要两三年时间,一亩地產量就能上两千斤,那就是七百块钱的收入。

要是能多种几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