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血满楼(下)(1/2)

元洪业睁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看著这一幕。

葛荣面无表情,轻轻挥动左手,示意手下將元洪业的侍卫尽数斩杀,隨后宣布:“反贼元洪业弒君篡位,今已诛之。”

说著,葛荣就要將长刀从元洪业身体中抽出。

元洪业不甘心,双手死死攥住葛荣的长刀,口吐鲜血,咬著牙拼死问道:“为,为什么?你不是说,要支持,我吗?”

葛荣的眼神中依然没有情感,他骑在马上缓缓俯身,靠近元洪业,轻声说道:“我忘了说了,你不是六镇中人,坐不得六镇的王。”

“葛荣!我操……”元洪业暴起,张著血盆大口,迎著刀锋就朝葛荣的脸扑过去,他想临死前从葛荣脸上咬下一块肉来解恨!

但是葛荣没给他这个机会,隨著长刀抽出,元洪业胸口血喷,顺著刀身的弯曲,在落日的余暉中,乌黑的血液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葛荣抽出长刀,顺势横劈,斩下元洪业头颅。

元洪业身躯轰然倒下,带著他未竟的霸业梦想逝去。

收拾完满地的尸骸后,葛荣吩咐手下,將元洪业弒君的消息传出去,並且將自己手刃反贼的事跡也大肆做了宣扬。

元洪业既死,葛荣收敛鲜于修礼尸身,以帝王棺槨盛之。

同时藉口为鲜于修礼兴办国丧,约集前线诸將,解除对定州城的包围,整合军队,率眾撤往瀛洲。

定州刺史杨津兵微將寡,见叛军撤去,亦不敢追击,葛荣得以安然行军。

在前往瀛洲的路上,葛荣用计,私下处决数名元洪业的心腹,安排自己的亲信领军,从而彻底获得了整支起义军的控制权,成为河北境內规模最大的起义军势力。

待元深知晓元融死讯,率大军星夜抵达左人城时,叛军已离开五日有余。

朝廷大军追之不及,部眾疲惫,只好暂时在左人城屯军休息,以待来日进取。

——————

瀛洲,茶馆。

司马子如一番绘声绘色的描述,听得高欢气血翻涌,连叫了三壶清茶才把內心之火压下去。

不过二十日,河北局势居然风云突变。

在高欢眼中,慵懒无能的朝廷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派出第二支大军来河北镇压叛军著实不易。

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章武王元融那头蠢猪居然被一场夜袭拿下了,当真草包一个,这样才能的人要不是宗室亲王,怎么可能成为一军统帅?

再看更有能力的广阳王元深,手下有兵有將,却因为各方掣肘,无法发挥出全部实力,白白葬送了两万友军和自己侄子的性命。

朝廷这般用人,焉能长久?

不过幸好,有这样的朝廷当敌人,大事岂有不成之理?

这也是河北叛军势力在屡次围剿中反而愈演愈烈的真正原因,杜洛周如是,鲜于修礼如是,葛荣亦如是。

听到葛荣的所作所为,高欢更是冷汗直冒,真没想到自己隨口说的一个“清君侧”,给了他莫大的灵感,並且超额完成了任务,不仅清了侧,顺带著连君也一块儿清了。

而高欢本来的想法只是想让葛荣利用这样的口號,来分化瓦解朝廷內部的势力而已。

毕竟洛阳人欺负的,可不单单是六镇,洛阳城外各地州县的子民大多也深受其苦。

只要打出清君侧这杆大旗,摆明起义军的目標不是为了逐鹿中原,而是为了扫清朝野,这会让那些对朝廷有意见的地方大员改变对起义军的看法,无形中可以减少起义军的外部压力,甚至爭取更多的盟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