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清君侧!(上)(1/2)

“我?我怎么会在里面?”

娄昭君突如其来的话语说得高欢一头雾水,明明是自己提出的谋划怎么矛头还会对准自己呢?

但看著娄昭君斩钉截铁的眼神和语气,又让高欢觉得並不像在开玩笑。

高欢隨即拱手向娄昭君请教:“还请夫人教我。”

语气之诚恳,態度之庄重,都足以令人忍俊不禁。

但是娄昭君不为所动,还是嘆了口气说道:“我並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只有一个消息可以告诉你。在你被关押的这些天,你在荒野里搭救的那个叫蔡俊的人,来找过我一次。”

“哦?蔡兄?他来找你做什么?”高欢想不到除了自己以外,蔡俊还有什么理由会来找娄昭君。

娄昭君的脸上也透露著疑惑:“具体我也还没猜出来,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段,意思大概是向我解释他之前在瀛洲城听到的风声,事关此间多位首领,嘱咐我见到你时务必要告知与你。”

“嗯?”高欢眉宇间充满了疑惑,“莫非这一边也有君臣相疑的桥段吗?”

娄昭君微微摇头:“比你想的估计还要严重,上谷起义军大多都听命於杜洛周,但是这边从一开始就不是鲁兴王一个人说了算的,各首领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係而非上下级关係。”

“竟有此事……”高欢暗自腹誹,事情若果真如娄昭君所说,便大大不妙了。

合作关係就意味著,一旦不再合作,那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分裂甚至是相互攻杀,此等內里酿出的祸乱,远非杜洛周设局追杀高欢能比。

原本高欢自己也认为朝廷无道,起义有理,如今看来,当世两股势力最大的六镇起义军內部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六镇起义,真的只是起义吗?

——————

洛阳,任城王府。

元顺正坐於案前审核各处官员的政绩,密密麻麻的报表文书堆满了书案,还有不少因堆砌不下而散乱在地,两旁的僕人因不敢打搅元顺理事,故而未上前整理收拾。

北魏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自打从上谷郡归来,元顺就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右僕射,专职负责考核任命官员之事。

权力虽大,却极难处理,北魏立国一百余年,朝內派系林立,各占山头,很多官员任免绝不是吏部尚书一句话就能决定的。

元顺为人刚直,不偏不倚,故而得罪了不少人。

尚书省人员冗杂,每日来往无数,人浮於事,根本无心办公。

元顺遂改弦更张,敕令从此以往,事关官员的文书报表通通送至任城王府供自己审核,一来提高工作效率,二来也可以將想走后门托关係的人挡在王府之外。

毕竟去尚书省找吏部尚书容易,来任城王府求见东阿县公困难。

元顺因此也得以自决诸事,也无需耗费精力用於那些人情世故往来,对於他来说,虽公事繁忙,却又乐得逍遥。

不知觉间,书案上的文书就已经盖过了元顺的头颅,像一座用纸张堆砌的堡垒一般將元顺圈在中心。

左右恐空气流通不畅,室內闷热,遂取来长柄大扇与元顺扇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