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朝堂(下)(1/2)

未及说完,就被胡太后打断了。在胡太后眼中,元詡始终是个孩子,既然是个孩子,那就应该听自己的。

但在朝堂之上,还是要给一点面子,於是胡太后安抚道:“皇儿之意本宫岂能不知,然治国之道不可窥牖见天,要考虑多方面的事情。大魏得柔然相助,如能早日平定叛乱,无论对於內地还是边疆的百姓,都是值得的。”

“战爭,哪有不死人的?与其损失士卒兵甲,不如再苦一苦百姓。”

元詡还想说什么,脚下百官就在郑儼和徐紇的带领下有齐刷刷地下跪:“太后圣明!”

元詡只能无奈地看著这一切,柔然使者则喜笑顏开,交换国书后瀟洒离开,回去復命了。

北魏和柔然的联合很快就传到了破六韩拔陵的耳中,引起了六镇叛军全面的恐慌。

原本想进攻洛阳的计划不得不搁置,破六韩拔陵集中兵力在武川镇一带布置防线,与柔然决战。

敌眾我寡,六镇叛军在柔然铁骑和北魏大军的夹击下大败,破六韩拔陵本人失踪,部眾溃散,而柔然则在北方六镇开始了长达一周的合法劫掠。

北魏大军对此视若无睹,按照盟约,任由柔然劫掠。

待柔然人退去,北魏重夺北方六镇,收纳俘虏原散落在北方六镇的人眾多达二十余万。

於是北魏领军大將,广阳王元深上书奏请,希望將降服的二十余万安置在桓州以北地区,並重新划分郡县,不再以军镇的形式进行统治。

不久后,北魏朝廷回书,念北方六镇连年战乱,又经柔然劫掠,若把这些人仍旧原地安置,恐生叛乱,著令元深將这批人遣散至冀州、定州和瀛洲安置。

元深与麾下参僚商议,一致觉得此举不妥。

塞外虽然缺衣少粮,但好歹还有土地可供这批人使用和居住,如果迁往內地,这二十万人的生计又去哪里找呢?

可是郑儼和徐紇並不这么想,他们上奏胡太后:“北方六镇连年叛乱不止,可见当地包藏祸心之人极多。今好不容易平定了,必须迁入內地就近看管,才是万全之策。”

胡太后自是两人说什么便同意什么,一一准奏。

与元深早就有仇的城阳王元徽此时也跳出来进谗言,说元深在外领军日久,早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所以才敢抗旨不尊。

胡太后因此怀疑元深有异心,假借元詡名义下詔,除去元深一切官职,仅保留爵位,並即刻回京在家反省,別派黄门郎杨昱负责分散降民之事。

北魏朝廷太后专制,奸臣当道,混乱如此,每念及此,元詡也只能在晚上悄然落泪,自己的身边全是母后的人,连起居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这天,元詡正在显阳殿批阅奏摺,宠妃潘嬪求见,並在左右服侍元詡用膳。

国事虽由不得元詡做主,元詡却时常因国事而焦头烂额,经常批改奏摺至深夜,忙得连御膳都没时间吃。

而潘嬪身为元詡最疼爱的妃子,对元詡的健康自是颇为上心,见元詡操劳,亲自下厨为元詡准备了数道他平常爱吃的果子点心。

这大概已经是元詡作为皇帝所能享受到的最大幸福了,因此他也暂时放下奏摺,与爱妃说笑一番放鬆放鬆。

两人正谈笑间,从门外传来轻轻的鼓掌声和笑声:“人人都说皇上日日忧国忧民,吃不下饭,今日一见,恐怕未必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