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府城安家(2/2)

李彦舟之前就託了中人铺的黄掌柜帮著置办家什。

屋里一应俱全,崭新的被褥、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甚至还有一捆捆劈得整整齐齐的乾柴。

李大田看著那捆上头还插著价签的柴火,嘴巴张了半天,才憋出一句。

“在乡下,这玩意儿漫山遍野都是,隨便捡。到了城里,连烧火棍都要钱买了……”

李秋妹则有了自己的小算盘:“哥,我们把后院那片空地翻一翻,种点葱和小青菜,再养几只鸡怎么样?这样就能省下菜钱,还有鸡蛋吃!”

李彦舟听著妹妹的规划,想像了一下那清雅的院子里鸡飞狗跳、菜畦纵横的画面,不由失笑,只含糊道:“这事儿……咱们回头再商量。”

一家人正忙得热火朝天,就听到院门被敲响了。

李彦舟走过去拉开门栓,只见门外站著两位妇人。

为首的是位年约五旬的大娘,头髮已有些白,但梳得一丝不苟,面容和善,一双眼睛透著精明。

她手里端著个小簸箕,里面装著七八个水灵灵的桃子。

旁边则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妇人,眉眼清秀,打扮得端庄大方,眉眼间带著股子书卷气。

她手里端著一个盖著布的陶盘,身边跟了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好奇地往院里瞅。

“是新搬来的邻居吧?”那大娘先开了口,嗓门很是爽利,“老婆子姓许,住你们右手边。听见这边有动静,就知道你们到了。看这忙乱劲儿,还没开火吧?来,这是自家树上才摘的桃儿,不值钱,尝个鲜!”

不等李彦舟客气,那年轻妇人也上前一步,掀开陶盘上的布,露出一摞白麵饼。

她笑著道:“我姓冯,住左边。刚烙的饼子,你们先垫垫肚子。这刚搬家,头一顿饭最是熬人。”

“这、这怎么好意思!”

李大田闻声赶来,一张脸涨得通红,不知如何是好。

“哎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以后就是街坊邻居了,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许大娘一边说,一边已经迈进了院门,目光飞快地在院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李彦舟身上,眼睛一亮,“这位就是今科的案首,李小官人吧?哎哟,真是年轻有为,一表人才!我们这墨香巷,往后可就更有书香气了!”

她感嘆著,又带著几分炫耀几分自谦地说道:“老婆子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也读了几年书,如今就在城东的『翰墨斋』里帮人抄书,赚几个辛苦钱,跟小官人你可没法比哟!”

一番话,就把自家情况和对李彦舟的推崇都表达得清清楚楚。

李彦舟也从黄掌柜那里听说过。

左邻的冯娘子是寡妇,丈夫徐秀才病故,留下她和三个儿女。

右邻的许大娘家,儿子虽科举无望,却写得一手好字,靠做抄书先生的营生,也算是在这墨香巷里立住了脚,是正经的读书人家。

这边大人在客气寒暄,那边冯娘子的女儿徐秀儿,已经和李秋妹对上了眼。

徐秀儿年纪小点,也更活泼,主动上前,拉著李秋妹的手,笑嘻嘻地问:“姐姐,我叫徐秀儿,你叫什么名字呀?”

李秋妹小脸一红,看了眼李彦舟,低声道:“我叫……李秋妹。”

“秋妹?可你是姐姐啊!”

徐秀儿眨巴著大眼睛,为难上了。

李秋妹看著她这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也不再害羞了:“你就叫我秋姐姐吧。”

“秋姐姐!”徐秀儿从善如流,立刻叫上了。

李秋妹特別喜欢她,拉住她的手,带著她去看院子里的桂树。

“这是我家的桂树,等秋天开了,我做桂糕给你吃!”

两个小姑娘你一言我一语,竟很快就熟络起来。

冯娘子看著女儿脸上的活泼笑意,眼里满是温柔。

许大娘和冯娘子都是有眼力见的,见李家確实忙乱,便不再多打搅。

“行啦,你们快忙,我们不添乱了。往后缺个酱醋、少根葱的,只管到隔壁说一声!”

徐秀儿却是捨不得走,还要和秋姐姐一块玩。

李彦舟就作主让她留下。

送走了热情的邻居,李大田捧著那盘还温热的饼子,感慨万千:“城里人……心肠也好啊!”

李彦舟看著妹妹已经拉著新伙伴在院子里疯跑,脸上的笑容比那午后的阳光还要灿烂,他嘴角的弧度也不自觉地加深。

这一趟,不只是换了个大宅子,更是换了一个全新的、充满善意与烟火气的人间。

这家,算是真正地安下了。